腕关节其他特指部位的扭伤Other specified Strain or sprain of wrist

更新时间:2025-06-18 23:25:55
编码NC54.6Y

关键词

索引词Strain or sprain of wrist、腕关节其他特指部位的扭伤、手腕劳损、掌骨拉伤或扭伤、舟骨拉伤或扭伤
缩写腕关节扭伤、腕部扭伤
别名腕关节损伤、手腕扭伤、腕关节扭挫伤、手腕关节扭伤、腕部损伤

腕关节其他特指部位的扭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高分辨率MRI(3.0T及以上)
      • 直接显示韧带部分纤维断裂伴连续性存在(T2加权像高信号)
      • 检出特异性解剖部位损伤(如舟月韧带、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2. 必须条件

    • 急性创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 跌倒手掌着地/手腕突发过度背伸/重复性扭转动作史
    • 典型三联征
      • 特定解剖点压痛(如舟骨结节、尺骨茎突)
      • 方向选择性活动受限(尺偏/桡偏疼痛加重)
      • 损伤24小时内局部肿胀(伴皮温升高)
  3. 支持条件

    • 功能受限表现
      • 握力下降≥30%(健患侧对比)
      • 腕关节活动度损失≥25%(背伸<45°/掌屈<30°)
    • 影像学支持证据
      • 超声动态检查显示韧带连续性异常(敏感度>60%)
      • X线排除骨折/脱位(必需前置条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辅助诊断体系
├─ 初级评估
│ ├─ 临床体格检查(必需)
│ │ ├→ 压痛定位试验
│ │ ├→ 方向特异性活动度测量
│ │ └→ 握力测试
│ └─ X线平片(必需)
│ ├→ 后前位/侧位/斜位
│ └→ 舟骨位
├─ 中级评估
│ ├─ 超声检查(首选)
│ │ ├→ 高频探头(12-18MHz)动态扫描
│ │ └→ 韧带连续性评估
│ └─ 应力位X线
│ ├→ 尺偏/桡偏应力位
│ └→ 握拳位
└─ 高级评估
└─ MRI(金标准)
├→ 3D SPACE序列(韧带重建)
├→ PD加权脂肪抑制(水肿检测)
└→ T2* mapping(微观损伤评估)

判断逻辑

  1. X线平片

    • 阳性标准:关节间隙不对称>2mm / 腕骨排列紊乱
    • 判断逻辑:阴性结果排除骨折/脱位,阳性需升级检查
  2. 超声检查

    • 阳性标准:韧带局部低回声区+多普勒信号增强
    • 判断逻辑:动态扫描中韧带张力异常提示部分撕裂
  3. MRI

    • 韧带损伤分级
      • Ⅰ级:T2高信号限于韧带内(水肿)
      • Ⅱ级:部分纤维断裂(<50%厚度)
      • Ⅲ级:全层断裂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注:扭伤以影像学诊断为主,实验室检查用于排除鉴别诊断)

  1. C反应蛋白(CRP)

    • 参考值:<5 mg/L
    • 异常意义
      • >1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需排除感染性关节炎)
      • 持续升高需排查类风湿关节炎
  2. 类风湿因子(RF)

    • 参考值:<14 IU/mL
    • 异常意义
      • 阳性需行抗CCP抗体检测(排除早期类风湿)
  3. 血尿酸

    • 参考值:男性<420 μmol/L,女性<360 μmol/L
    • 异常意义
      • 升高提示痛风性关节炎(需关节液镜检验证)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首诊必做:压痛定位+X线三联位(排除骨折)
  2. 慢性病例:加做握力测试+活动度量化评估
  3. 疑似韧带断裂
    • 阶梯式选择:超声→MRI(经济受限时选CT关节造影)
  4. 实验室检查指征
    • 肿胀持续>72小时 / 全身症状 / 多关节受累

参考文献

  • 《骨与关节损伤(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ACR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Acute Hand and Wrist Trauma(2021)
  • WHO《ICD-11肌肉骨骼疾病诊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