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门静脉或脾静脉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portal or splenic vein

更新时间:2025-06-19 01:09:56
编码NB90.4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portal or splenic vein、其他特指的门静脉或脾静脉损伤、肠系膜下静脉损伤、肠系膜上静脉损伤、肠系膜静脉创伤、门静脉穿透伤、门静脉穿孔伤、门静脉撕裂伤、门静脉穿刺伤、门静脉穿刺
缩写门静脉损伤、脾静脉损伤、门静脉创伤
别名门静脉外伤、脾静脉外伤、门静脉破裂、脾静脉破裂、腹部血管损伤、门静脉和脾静脉损伤、门脉系统损伤、门静脉或脾静脉特定损伤

其他特指的门静脉或脾静脉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征象
      • 增强CT显示门静脉/脾静脉造影剂外溢、血管壁中断或假性动脉瘤形成(灵敏度>95%)。
      • 血管造影证实活动性出血、血管断裂或血栓形成(金标准)。
    • 手术探查确认
      • 术中直视下发现血管破裂、穿透伤或撕裂伤(确诊率100%)。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突发左上腹剧痛(VAS评分≥7分)伴低血容量休克(收缩压<90mmHg)。
      • 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见不凝血(符合率>80%)。
    • 高危因素
      • 近期腹部手术史(尤其肝胆胰手术)或高能量创伤史(交通事故/跌落伤)。
      • 门静脉高压基础病(肝硬化Child-Pugh B/C级)。
  3. 阈值标准

    • 符合任意一项"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影像证据,需同时满足:
      • 临床表现(休克+腹痛)+血红蛋白24h内下降≥20g/L。
      • 超声/CT显示腹腔积血≥500ml。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B --> B1[血常规+凝血功能] B --> B2[肝肾功能] C --> C1[床旁超声] C --> C2[增强CT] C2 --> C21[静脉期血管重建] C --> C3[血管造影]

判断逻辑

  1. 床旁超声

    • 异常意义:发现脾周/肝门区液性暗区(敏感性70%),提示腹腔积血;需立即转增强CT。
    • 局限性:难以区分静脉损伤类型,肥胖者假阴性率高。
  2. 增强CT(静脉期)

    • 关键征象
      • 直接征象:静脉壁缺损、造影剂外溢(特异性98%)。
      • 间接征象:肠系膜脂肪绞索征、门静脉周围血肿。
    • 判断逻辑:发现直接征象→确诊;仅间接征象→需血管造影验证。
  3. 血管造影

    • 金标准作用
      • 明确出血点→可行栓塞治疗(弹簧圈封堵)。
      • 发现血栓→评估取栓必要性。
    • 禁忌证: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血红蛋白<70g/L:提示活动性大出血(需紧急输血)。
    • 血小板<50×10⁹/L:增加介入治疗出血风险,需输注血小板。
  2. 凝血功能

    • PT延长>5秒:提示凝血因子消耗,需补充FFP。
    • D-二聚体>5mg/L:支持血栓形成,需抗凝评估。
  3. 肝功能

    • ALT/AST>3倍上限:提示合并肝损伤或缺血性肝炎。
    • 总胆红素>34μmol/L:需排除胆道损伤或溶血。
  4. 肾功能

    • 血肌酐日增幅>44μmol/L:提示肾灌注不足,警惕急性肾损伤。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增强CT/血管造影的直接征象,结合休克、血红蛋白骤降等急性失血表现。
  • 检查策略
    • 血流动力学稳定→首选增强CT。
    • 不稳定者→床旁超声+腹腔穿刺后直接手术探查。
  • 实验室预警:重点关注血红蛋白动态变化及凝血指标,指导输血及抗凝决策。

参考文献

  1. WSES指南《腹部血管损伤管理》
  2. 《中华创伤杂志》门静脉损伤诊治专家共识
  3. Radiology期刊《门静脉系统CT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