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其他特指部位的骨折Other specified Fracture of forearm

更新时间:2025-06-19 05:37:22
编码NC32.Y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of forearm、前臂其他特指部位的骨折、尺骨下端骨折、尺骨远端骨折、未特指的桡骨骨折、尺骨头骨折、前臂骨折后遗症、前臂骨折的晚期效应
缩写QZBZGZ、Forearm-Specific-Part-Fracture
别名前臂特殊部位骨折、前臂特定区域骨折、前臂其他特定部位骨折、前臂指定部位骨折、前臂特指部位骨折、前臂其他特指骨折、前臂特殊位置骨折

前臂其他特指部位骨折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检查阳性
      • X线平片(正位+侧位)显示明确骨折线,可定位桡骨/尺骨特定解剖部位(如桡骨远端、尺骨下端、尺骨头等)。
      • CT三维重建确认关节内骨折或隐匿性骨折(适用于X线阴性但高度可疑病例)。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创伤史
      • 直接暴力(打击伤)或间接暴力(跌倒时手部撑地)致伤史。
    • 核心体征
      • 局部畸形(短缩/成角)、骨擦感、轴向压痛(沿骨折线走行区压痛最剧)。
    • 功能障碍
      • 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受限(旋转角度≤正常50%)。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影像学不明确,需同时满足:
      • 创伤史 + 至少2项核心体征 + 功能障碍。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首选影像学] A --> C[进阶影像学] A --> D[神经血管评估] B --> B1[X线平片] B1 --> B11[正位] B1 --> B12[侧位] B1 --> B13[特殊体位] C --> C1[CT扫描] C --> C2[MRI] D --> D1[桡动脉触诊] D --> D2[神经功能检查]

判断逻辑

  1. X线平片

    • 初诊必须包含正侧位,骨折线清晰可见即可确诊;若骨折线隐匿,加拍特殊体位(如斜位)。
    • 异常意义
      • 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见餐叉样畸形
      • 尺骨茎突骨折:提示下尺桡关节不稳
  2. CT扫描

    • 适用场景:关节内骨折(如桡骨头骨折)、粉碎性骨折评估骨块数量/移位。
    • 判断逻辑:三维重建量化关节面台阶(>2 mm需手术)。
  3. MRI

    • 适用场景:疑似合并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韧带撕裂。
    • 异常意义:T2高信号提示韧带连续性中断。
  4. 神经血管评估

    • 桡动脉搏动消失:提示血管损伤(Gustilo III型开放骨折风险)
    • 正中神经支配区麻木:警惕腕管综合征(桡骨远端骨折高发)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12×10⁹/L:提示开放性骨折感染风险,需紧急清创。
    • 血红蛋白<100 g/L:警示失血性休克(多段骨折高风险)。
  2.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00 μg/L:深静脉血栓预警(制动患者需抗凝)。
  3. 血生化

    • 血钙<2.1 mmol/L: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需强化抗骨质疏松治疗。
    • 碱性磷酸酶>150 U/L:提示骨折愈合活跃(随访中持续升高需排查病理性骨折)。
  4.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术后72小时仍升高提示感染。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影像学(X线/CT)是金标准,必须明确解剖定位。
  • 检查策略
    • 首选X线 → 复杂骨折/关节内损伤升级CT → 神经症状加做MRI
  • 实验室价值
    • 筛查并发症(感染/血栓)
    • 评估骨质疏松等基础病因

参考文献

  1. Rockwood and Green's Fractures in Adults (9th ed.)
  2. AO Foundation: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Compendium
  3. UpToDate: Distal Forearm Fractures in Adults
  4. AAO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Manage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