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前臂水平的其他特指肌肉、筋膜、肌腱或黏液囊的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muscle, fascia, tendon or bursa at forearm level
编码NC36.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muscle, fascia, tendon or bursa at forearm level、位于前臂水平的其他特指肌肉、筋膜、肌腱或黏液囊的损伤、前臂水平肌肉、筋膜或肌腱损伤后遗症、前臂水平肌肉或肌腱损伤的晚期效应
缩写QZJGSS
别名前臂其他特指肌肉损伤、前臂其他特指筋膜损伤、前臂其他特指肌腱损伤、前臂其他特指黏液囊损伤、前臂水平肌肉筋膜或肌腱损伤后遗症
位于前臂水平的其他特指肌肉、筋膜、肌腱或黏液囊的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MRI或超声显示前臂特定肌肉、筋膜、肌腱的连续性中断(撕裂)或黏液囊积液/增厚。
- 动态超声检查显示肌腱滑动异常或局部血肿形成。
必须条件:
- 典型损伤机制:
- 急性创伤史(如提拉重物失控、直接撞击)或慢性劳损史(长期重复动作)。
- 核心症状:
- 前臂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肿胀、特定动作功能障碍(如抗阻屈腕痛提示屈肌损伤)。
支持条件:
- 体征阈值:
- 压痛局限于受损结构走行区(如桡侧腕屈肌损伤沿前臂掌侧桡侧压痛)。
- 抗阻力试验阳性(灵敏度>85%):如抗阻伸指诱发疼痛提示伸肌腱损伤。
- 炎症指标:
- CRP>10 mg/L或血沉>20 mm/h提示急性炎症反应(特异性约70%)。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体格检查(压痛定位、抗阻试验)
├─ X线平片(排除骨折/骨病变)
二级检查
├─ 超声检查(实时动态评估软组织)
├─ MRI(T2加权像显示水肿/断裂)
三级检查
└─ 关节造影(仅用于复杂肌腱滑脱诊断)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异常表现:肌腱增粗(厚度>正常20%)、纤维连续性中断、黏液囊积液(深度>3mm)。
- 分级标准:
- Ⅰ级损伤:局部水肿无纤维断裂(保守治疗)
- Ⅱ级损伤:部分纤维断裂(需制动)
- Ⅲ级损伤:完全断裂(手术指征)
-
MRI评估:
- T2高信号区域范围与损伤程度正相关,肌腱全层断裂表现为"空鞘征"。
- 黏液囊炎诊断标准:滑囊内液体厚度>2mm伴周围强化。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
- 正常值:<5 mg/L
- 异常意义:>10 mg/L提示急性炎症或感染可能(特异性82%)
- 血沉(ESR):
- 正常值:男性<15 mm/h,女性<20 mm/h
- 异常意义:>30 mm/h需排查类风湿关节炎等系统性疾病
- C反应蛋白(CRP):
-
肌酸激酶(CK):
- 正常值:男性38-174 U/L,女性26-140 U/L
- 异常意义:>500 U/L提示广泛肌肉损伤(如挤压伤)
-
自身抗体检测:
- 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阴性
- 异常意义:阳性需排除炎性关节病继发损伤
四、诊断流程要点
-
急性期(伤后72小时内):
- 首选超声检查(灵敏度92%)明确损伤分级
- CRP联合CK检测鉴别单纯损伤与合并感染
-
慢性期(伤后>2周):
- MRI评估纤维化程度(脂肪抑制序列显示瘢痕范围)
- 动态超声观察肌腱滑动恢复情况
-
手术指征:
- 肌腱断裂间隙>1cm(超声/MRI测量)
- 保守治疗6周无功能改善(握力下降>40%)
参考文献:
《运动医学科诊疗常规--肘及前臂》(2023版)
中华医学会《肌肉骨骼系统超声诊断指南》
国际医学影像学协会(ISUOG)肌腱评估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