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前臂水平的其他屈肌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劳损或扭伤Strain or sprain of other flexor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at forearm level
编码NC36.20
关键词
索引词Strain or sprain of other flexor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at forearm level、位于前臂水平的其他屈肌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劳损或扭伤
缩写前臂其他屈肌损伤、前臂非主屈肌劳损
别名前臂副屈肌拉伤、前臂非主要屈肌扭伤、前臂次要屈肌劳损、前臂辅助屈肌扭伤、前臂其他屈肌扭拉伤
位于前臂水平的其他屈肌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劳损或扭伤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局部疼痛:
- 疼痛通常为钝痛或锐痛,位置明确,多集中于前臂掌侧(屈肌群解剖分布区)。
- 活动时加剧,休息后缓解(常见,70%-90%)。
-
功能受限:
- 腕关节及手指屈曲力量减弱,日常抓握动作困难(常见,60%-80%)。
-
不适感:
- 前臂可能感到紧绷或僵硬,尤其在长时间活动后(较少见,30%-50%)。
其他可能症状
-
夜间痛:
- 部分患者夜间疼痛加重,可能与炎症介质积累或体位压迫有关(较少见,10%-30%)。
-
放射痛或感觉异常:
- 偶见疼痛向手腕或手指放射,伴轻度麻木感(罕见,5%-10%),需注意与神经根病变鉴别。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局部压痛:
- 沿屈肌腱走行区可触及明确压痛点,抗阻力屈腕时加重(常见,80%-90%)。
-
肿胀:
- 损伤区域可见轻度肿胀(常见,60%-80%),急性期更显著。
-
皮温升高:
- 局部皮温轻微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常见,50%-70%)。
-
活动度下降:
- 腕关节主动屈曲范围受限,被动伸展可能诱发疼痛(常见,70%-90%)。
非典型体征
-
瘀斑:
- 严重拉伤可能伴随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皮下瘀斑(较少见,10%-30%)。
-
肌腹变形:
- 完全性肌腱断裂时可见肌肉回缩形成的局部凹陷(罕见,5%-1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影像学评估:
- X线片:排除骨折或关节脱位,对软组织损伤无诊断意义(常规检查,约90%病例进行)。
- 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屈肌腱滑动性、筋膜连续性及肌肉水肿(常用,约70%-80%病例进行)。
- MRI检查:清晰显示肌肉部分撕裂、肌腱变性或筋膜增厚,适用于复杂病例(选择性检查,约30%-50%病例进行)。
-
电生理检测:
- 肌电图/神经传导:仅用于排除合并神经卡压(如正中神经病变)(选择性检查,约10%-30%病例进行)。
注:临床表现与损伤机制密切相关。急性损伤以突发疼痛、肿胀为特征,慢性劳损表现为渐进性活动受限。需注意与De Quervain腱鞘炎、腕管综合征等局部疾病鉴别。影像学阴性不能排除诊断,需结合临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