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丛损伤Injury of lumbosacral plexus

更新时间:2025-06-19 00:30:15
编码NB73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lumbosacral plexus、腰骶丛损伤、骶丛损伤
同义词injury of sacral plexus
缩写腰骶丛损、LSP损伤
别名腰骶神经损伤、腰骶部神经损伤、腰骶丛受损、腰骶神经丛受损、腰骶部神经受损、腰骶神经丛损害、腰骶部神经损害、腰骶丛神经损伤、腰骶部神经丛伤害

腰骶丛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电生理检查阳性
      • 肌电图(EMG)显示腰骶神经根支配肌肉(如股四头肌、胫前肌)出现神经源性损害(如纤颤电位、正锐波)。
      • 神经传导速度(NCS)检测显示坐骨神经、股神经或闭孔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40 m/s)或波幅降低(<50%对侧值)。
    • 影像学证据
      • MRI T2加权像显示神经根水肿(高信号)或神经束连续性中断(神经断裂征)。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运动功能障碍
      • 腰丛损伤:股四头肌肌力≤3级(MRC分级),伴伸膝障碍。
      • 骶丛损伤:踝背屈/跖屈肌力≤3级(MRC分级),伴足下垂或跟行步态。
    • 感觉障碍
      • 下肢特定皮节区(L4-S3)感觉减退或缺失(针刺觉/轻触觉阈值升高>50%)。
    • 反射异常
      • 跟腱反射消失或显著减弱(≤1+)。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电生理或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明确创伤/手术史(如骨盆骨折、盆腔手术)。
      • 典型运动功能障碍(≥2个肌群MRC≤3级)。
      • 跟腱反射消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尿潴留/肛门括约肌松弛)。

二、辅助检查

  1. 电生理检查树

    一级:筛查检查
    ├─ 神经传导速度(NCS)
    │ ├─ 运动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 └─ 感觉神经:腓肠神经、隐神经
    └─ 针极肌电图(EMG)
    ├─ 腰丛支配肌:股四头肌、髂腰肌
    └─ 骶丛支配肌:胫前肌、腓肠肌、肛门括约肌

    判断逻辑

    • NCS异常提示神经脱髓鞘或轴索损伤,EMG纤颤电位提示失神经支配。
    • 股神经传导延迟+股四头肌EMG异常→腰丛损伤;坐骨神经传导延迟+胫前肌EMG异常→骶丛损伤。
  2. 影像学检查树

    一级:首选检查
    ├─ MRI(3T)
    │ ├─ 序列:T2-STIR(神经水肿)、DWI(急性缺血)、3D-CISS(神经束连续性)
    │ └─ 重点区域:腰大肌间隙、骶前孔、梨状肌下孔
    └─ CT(骨性评估)
    ├─ 骨盆三维重建(骨折碎片定位)
    └─ 脊髓造影CT(神经根鞘膜损伤)

    判断逻辑

    • MRI神经束高信号水肿+解剖中断→神经断裂;CT骨折片毗邻神经孔→压迫性损伤。
    • 需结合电生理:MRI阳性但EMG正常提示可逆损伤;两者均阳性提示需手术干预。
  3. 功能评估树

    一级:临床量化
    ├─ 运动功能:MRC肌力分级(重点L4-S1支配肌)
    ├─ 感觉功能: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测(阈值>4.31示异常)
    └─ 自主神经:尿流动力学(膀胱残余尿>100ml示异常)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电生理指标

    • EMG纤颤电位:提示急性轴索损伤(2-3周后出现),需紧急神经减压。
    • NCS波幅下降>80%:提示完全性神经断裂,需手术探查。
  2. 影像学指标

    • MRI T2高信号范围>3cm:提示神经水肿严重,预后不良(恢复率<30%)。
    • CT显示神经孔骨折移位>5mm:压迫高风险,需48小时内手术复位。
  3. 炎症标志物

    • CRP>20 mg/L:提示合并感染或创伤性炎症(如医源性损伤),需抗生素覆盖。
  4. 神经修复评估

    • 血清NSE>18 μg/L:提示神经细胞损伤进展,需神经营养药物干预。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电生理(EMG/NCS)与影像学(MRI)的联合证据。
  • 损伤定位需结合解剖树:腰丛(L1-L4)→股神经/闭孔神经;骶丛(L4-S4)→坐骨神经/阴部神经。
  • 治疗窗口期:压迫性损伤需72小时内干预,断裂伤需≤3周修复。

参考文献
[1] 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 14th ed. (2020)
[2] AAEM《神经肌肉疾病电诊断指南》
[3] 《中华骨科杂志》骨盆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诊疗共识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