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颅外血管损伤Injury of extracranial vessels of head
编码NA05.1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extracranial vessels of head、头部颅外血管损伤
缩写颅外血管伤、头皮血管损伤
别名头皮血管破裂、头部表浅血管损伤、头部非颅内血管损伤
(NA05.1)头部颅外血管损伤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急性局部疼痛:
- 损伤区域持续性或搏动性疼痛(常见,90%以上病例),常伴随触痛加剧。
- 头痛与眩晕:
- 钝痛或压迫性头痛(高发,70%-85%),与血管痉挛或局部血肿压迫相关。
- 视觉异常:
- 短暂性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较少见,15%-30%),见于颈动脉系统损伤影响眼动脉供血。
非典型症状
- 耳鸣或听力下降:
- 耳周血管损伤可导致搏动性耳鸣或单侧听力减退(低发,5%-10%)。
- 面部感觉异常:
- 麻木或针刺感(罕见,<5%),提示伴行神经受压或损伤。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局部血肿与肿胀:
- 头皮可见明显隆起性血肿(高发,80%-95%),触诊有波动感。
- 开放性伤口伴活动性出血(创伤性损伤中常见,60%-75%)。
- 血管杂音:
- 听诊器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特异性体征,30%-50%),提示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
- 神经功能障碍:
- Horner综合征(同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低发,10%-20%),见于颈动脉鞘内交感神经丛受损。
非典型体征
- 远端缺血表现:
- 患侧颞浅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较少见,15%-25%)。
- 继发性休克:
- 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重度出血时发生,约5%-15%)。
影像学特征
- 超声检查:
- 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湍流、血管壁不连续(敏感度85%-90%)。
- CT血管造影(CTA):
- 血管外对比剂渗漏(特异性>95%),可准确定位破裂点。
-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 血管壁夹层或假性动脉瘤显示为“双腔征”(检出率70%-80%)。
实验室特征
- 血红蛋白动态监测:
- 急性期进行性下降(出血量>500ml时下降幅度>10g/L)。
- D-二聚体升高:
- 提示血栓形成风险(中度升高常见,但无特异性)。
注: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损伤机制密切相关:
- 钝性损伤更易导致血管内膜撕裂和迟发性血栓(占创伤性病例40%-60%);
- 穿透伤则以急性大出血为主(占急诊病例25%-35%)。
数据支持:参考《创伤外科学》(第5版)颅颈部血管损伤章节及《中华创伤杂志》2023年血管损伤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