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动脉损伤Injury of brachial artery
编码NC15.1
子码范围NC15.10 - NC15.1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brachial artery
同义词brachial artery wound NOS、肱动脉伤口NOS
缩写肱动脉伤、肱A损伤
别名胳膊动脉受伤、上臂血管伤-动脉、Brachial-Artery-Injury
肱动脉损伤(NC15.1)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急性出血(开放性损伤):
- 伤口处活动性出血或喷射性出血(锐器伤中占70%-80%)。
- 患肢剧烈疼痛:
- 因缺血或神经受压导致持续性、搏动性疼痛(常见,80%-90%)。
- 肢体远端麻木或感觉异常:
- 手部及前臂麻木、刺痛(伴随正中神经损伤时,60%-70%)。
非典型症状
- 进行性肿胀(闭合性损伤):
- 局部血肿形成伴皮下瘀斑(钝性伤中占50%-60%)。
- 肌肉无力:
- 手部握力下降或活动受限(缺血性肌痉挛早期表现,30%-4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远端缺血三联征:
- 皮肤苍白:前臂及手部皮色苍白(高,70%-90%)。
- 皮温下降: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2℃(高,80%-95%)。
-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桡动脉/尺动脉搏动不可触及(特异性高,90%-95%)。
- 神经损伤体征:
- 正中神经支配区(拇指对掌功能、示指屈曲)障碍(中段损伤伴发率60%-70%)。
非典型体征
- Volkmann缺血挛缩:
- 前臂屈肌群纤维化、腕关节屈曲畸形(严重缺血未及时处理者,10%-20%)。
- 局部血肿压迫:
- 可触及波动性肿块,听诊闻及血管杂音(闭合性损伤中占20%-30%)。
影像学特征
- 超声多普勒检查:
- 血流速度降低或血流信号消失(敏感性90%-95%)。
- CTA/MRA:
- 血管壁连续性中断、造影剂外溢或血栓形成(确诊率95%以上)。
- X线平片:
- 合并肱骨骨折(髁上骨折占儿童病例的70%-80%)。
实验室特征
- 凝血功能异常:
- D-二聚体升高(血栓形成时,50%-70%)。
- 血气分析:
- 远端肢体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缺血严重时,敏感性80%-90%)。
参考文献
- 《创伤外科》(第5版):肱动脉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 《急诊医学》(2023年指南):血管损伤的影像学评估流程。
- 豆丁网循证医学研究数据(穿刺伤机制占比70%-80%,闭合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
注:临床表现与损伤部位密切相关,肱动脉下段损伤(如髁上骨折)更易导致严重缺血;中段损伤常合并神经功能障碍;上段损伤因侧支循环丰富,缺血症状较轻。早期手术干预(6小时内)可降低Volkmann挛缩风险至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