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血管损伤Injury of blood vessel of thumb
编码NC56.4
子码范围NC56.40 - NC56.4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blood vessel of thumb
缩写拇指-血管-损伤、拇-指-血-管-损-伤
别名大拇指血管损伤、第一指血管损伤、拇血管伤
拇指血管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临床表现:拇指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
- 体格检查:伤口可见新鲜血液流出,局部皮肤变色(青紫或苍白),远端肢体温度降低,脉搏减弱或消失。
- 影像学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血流异常,CTA或MRA显示血管损伤的具体位置和程度。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外伤史:明确的外伤史,如锐器切割、挤压或钝性撞击等。
- 手术史:近期手部手术史,尤其是涉及拇指附近的外科操作。
- 血液病史: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史。
- 环境暴露史:极端自然条件下的冻伤或烧伤,战争冲突中的爆炸物冲击波暴露。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初步诊断。
- 若无明确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明确的外伤史或相关病史。
- 体格检查发现典型的局部症状和体征(如出血、皮肤变色、脉搏减弱等)。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多普勒超声检查:
- 异常意义:评估血流情况及血管完整性,有助于诊断闭塞性病变。敏感度高,具体数据因设备而异。
- CT血管成像 (CTA) 或 MRI血管造影 (MRA):
- 异常意义:提供详细的血管结构信息,对于判断复杂性损伤具有重要价值。准确率约为90%-95%。
- 动脉造影:
- 异常意义:金标准技术,能够直观显示血管损伤的具体位置和程度,但因其侵入性一般作为二线选择。准确性接近100%,但并发症风险略高。
- 多普勒超声检查:
-
临床鉴别检查:
- 神经功能评估:
- 异常意义:检查感觉异常(麻木、刺痛等),有助于排除神经损伤。
- 肌肉张力和肌力评估:
- 异常意义:检查肌肉张力和肌力下降,有助于评估血液循环对肌肉功能的影响。
- 神经功能评估:
-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CBC):
- 异常意义: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炎症反应;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提示急性失血。
- 凝血功能检查:
- 异常意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提示凝血功能障碍。
- 电解质和生化指标:
- 异常意义:低血压和休克情况下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和代谢性酸中毒。
- 血液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多普勒超声检查:
- 异常意义:血流异常提示血管损伤,有助于定位和评估损伤程度。
-
CT血管成像 (CTA) 或 MRI血管造影 (MRA):
- 异常意义:详细显示血管结构,有助于诊断复杂的血管损伤,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
动脉造影:
- 异常意义:直观显示血管损伤的具体位置和程度,为手术修复提供精确信息。
-
血液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CBC):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000/µL):提示炎症反应。
-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下降(Hb < 12 g/dL):提示急性失血。
- 凝血功能检查:
- PT 延长(>13 秒):提示凝血因子缺乏或肝脏功能受损。
- APTT 延长(>35 秒):提示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
- 全血细胞计数(CBC):
-
电解质和生化指标:
- 低钠血症(<135 mmol/L):提示电解质紊乱。
- 低钾血症(<3.5 mmol/L):提示电解质紊乱。
- 代谢性酸中毒(pH < 7.35):提示严重组织缺血或休克。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明确的外伤史或相关病史,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如多普勒超声、CTA、MRA)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检查为主,特别是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有助于精确定位和评估损伤程度。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血液检查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
权威依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 AAST)指南、《实用手外科》等相关专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