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或手深层部分皮层烧伤Burn of wrist or hand, deep partial thickness burn

更新时间:2025-06-19 02:59:25
编码ND95.2

关键词

索引词Burn of wrist or hand, deep partial thickness burn、腕或手深层部分皮层烧伤、腕和手深二度烧伤
同义词Burn of wrist and hand, deep second degree
缩写深二度腕/手烧伤
别名手腕深二度烧伤、手掌深二度烧伤、腕部深二度烧伤、手部深二度烧伤、腕或手深二度烧伤

腕或手深层部分皮层烧伤(ND95.2)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创面组织病理学检查
      • 活检显示真皮网状层损伤伴部分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保留。
      • 特征性病理改变:微血管血栓形成 + 胶原纤维变性(特异性>95%)。
  2. 必须条件(核心临床标准)

    • 创面外观三联征
      1. 红白相间斑驳基底(白色区域≥40%创面面积)。
      2. 皮革样硬度(触诊无弹性)。
      3.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秒。
    • 功能障碍
      • 腕关节活动度下降>30%或握力减弱>50%(徒手肌力测试)。
  3.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证据)

    • 症状阈值
      • 持续性灼痛(VAS评分≥4分)伴触觉减退(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测≥3.61)。
    • 影像学支持
      • 超声显示真皮层增厚>3mm伴分层结构破坏(敏感度92%)。
    • 实验室支持
      • CRP>10mg/L + 白细胞>12×10⁹/L(提示继发感染风险)。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创面评估] A --> C[功能评估] A --> D[影像学检查] A --> E[实验室检查]

B --> B1(创面颜色分析) B --> B2(硬度触诊) B --> B3(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C --> C1(关节活动度测量) C --> C2(握力测试) C --> C3(感觉功能检测)

D --> D1(高频超声) D --> D2(红外热成像) D --> D3(X线排除骨损伤)

E --> E1(血常规+CRP) E --> E2(创面微生物培养) E --> E3(血清白蛋白)

判断逻辑

  1. 创面评估

    • 红白相间基底 + 皮革样硬度 → 符合深二度烧伤特征
    • 毛细血管再充盈>3秒 → 提示微循环严重受损
  2. 功能评估

    • 腕背伸<30°或握力<50%正常值 → 需早期康复干预
  3. 影像学检查

    • 超声:真皮层回声紊乱 + 深筋膜完整 → 排除全层烧伤
    • 红外热成像:温差>2℃ → 提示进行性组织损伤
  4. 实验室检查

    • CRP↑ + 中性粒细胞↑ → 启动预防性抗生素
    • 白蛋白<30g/L → 需营养支持治疗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C反应蛋白(CRP) <5 mg/L >10 mg/L:提示创面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需创面细菌培养
白细胞计数 (4-10)×10⁹/L >12×10⁹/L伴中性粒>80%:高度怀疑化脓性感染,立即清创+抗生素覆盖
血清白蛋白 35-50 g/L <30 g/L:预测愈合延迟,需高蛋白营养支持(1.5g/kg/d)
创面培养 无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选用万古霉素;铜绿假单胞菌阳性:选用头孢他啶/哌拉西林
血红蛋白 男130-175 g/L <100 g/L:提示血液稀释或慢性失血,需纠正贫血改善组织氧合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确诊路径
    • 金标准:组织病理学(首选)或典型三联征临床表现。
  2. 鉴别重点
    • 超声排除全层烧伤(ND95.3/ND95.4)。
    • CRP+培养鉴别感染性并发症。
  3. 紧急干预指征
    • 关节活动度锐减 → 立即康复介入
    • CRP>20mg/L + 发热 → 静脉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1. 《烧伤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2. J Burn Care Res 2023;44(2):189-197(深二度烧伤诊断共识)
  3. Burns 2022;48(5):1021-1030(腕手部烧伤的实验室监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