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Unspecified Meningococcaemia

更新时间:2025-06-19 05:35:23
编码1C1C.2Z

关键词

索引词Meningococcaemia、未特指的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未特指的脑膜炎球菌血症、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NOS
缩写MZB、Meningococcal-Bacteraemia-NOS
别名脑膜炎球菌菌血症、脑膜炎奈瑟菌菌血症、脑膜炎双球菌菌血症、脑膜炎球菌感染性菌血症

未特指的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血液培养阳性:血液样本中分离出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
    • 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PCR检出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基因(如porActrA)。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急性发热(体温≥39℃)伴以下至少一项:
      • 瘀点/紫癜性皮疹(压之不褪色,四肢或躯干分布)。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满足以下≥2项:
      • 心率>90次/分
      • 呼吸频率>20次/分或PaCO₂<32 mmHg
      • 白细胞计数>12×10⁹/L或<4×10⁹/L
    • 血液培养/PCR阳性(金标准)。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剧烈肌痛(尤其下肢)或关节痛(发生率50%-70%)。
      • 恶心/呕吐(发生率30%-50%)。
    • 实验室指标异常
      • CRP>50 mg/L 或 PCT>2 ng/mL(提示严重细菌感染)。
      • 血小板<100×10⁹/L 或 D-二聚体>0.5 mg/L(提示DIC风险)。
    • 流行病学史
      • 发病前7天内有密切接触呼吸道感染者或集体生活暴露史(如军营、学校)。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血液培养+药敏] A --> C[全血细胞计数+炎症标志物] A --> D[凝血功能] B --> E[确诊/分型] C --> F[评估炎症程度] D --> G[识别DIC风险] F --> H[重症预警] G --> H H --> I[进阶检查] I --> J[脑脊液分析*] I --> K[分子检测 PCR] I --> L[影像学检查**]

*仅用于疑似合并脑膜炎者;**仅用于暴发型病例(如肾上腺CT)

判断逻辑

  1. 血液培养
    • 阳性结果直接确诊;阴性需结合PCR(尤其已用抗生素者)。
    • 药敏结果指导抗生素选择(如青霉素/头孢曲松)。
  2. 炎症标志物
    • CRP/PCT持续升高提示治疗反应差或并发症风险。
  3. 凝血功能
    • 血小板↓ + D-二聚体↑ → 启动DIC管理流程。
  4. 脑脊液检查
    • 仅当出现颈强直/意识障碍时进行,用于鉴别是否合并脑膜炎。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液培养 阴性 阳性确诊菌血症;阴性不排除诊断(尤其已用抗生素)
白细胞计数 4-10×10⁹/L >15×10⁹/L:细菌感染活跃;<4×10⁹/L:重症预警
CRP <5 mg/L >50 mg/L: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
降钙素原(PCT) <0.1 ng/mL >2 ng/mL:高度提示细菌性脓毒症;>10 ng/mL:暴发型感染风险
血小板 150-400×10⁹/L <100×10⁹/L:DIC早期征象;<50×10⁹/L:需紧急干预
D-二聚体 <0.5 mg/L >0.5 mg/L:凝血激活;>5 mg/L:DIC进展期
纤维蛋白原 2-4 g/L <1.5 g/L:DIC消耗期标志
脑脊液白细胞 <5/mm³ >1000/mm³(中性粒细胞为主)+糖↓+蛋白↑:合并脑膜炎

四、总结

  • 确诊核心:血液培养或PCR检出脑膜炎奈瑟菌。
  • 重症预警:CRP>50 mg/L + 血小板<100×10⁹/L → 需ICU监护。
  • 鉴别重点:单纯菌血症 vs 合并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关键)。
  • 暴发型管理:D-二聚体>5 mg/L + 低血压 → 立即启动脓毒症休克协议。

参考文献

  • WHO《脑膜炎球菌性疾病监测指南》(2021)
  • IDSA《细菌性脑膜炎诊疗指南》(2024)
  • 《哈里森内科学》(第21版)
  • UpToDate《脑膜炎球菌感染》(202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