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孢子虫病Sarcocystosis
编码1A34
关键词
索引词Sarcocystosis、肉孢子虫病
同义词Sarcosporidiosis、sarcosporidiasis
缩写肉孢病
别名肉孢子虫感染症
(1A34)肉孢子虫病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肠道感染型
- 腹泻:
- 水样或稀便,每日可达数次至十数次(常见,发生率60%-80%)
- 慢性感染可伴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10%-30%)
- 腹痛与腹胀:
- 定位模糊的钝痛或痉挛性疼痛(常见,50%-70%)
- 恶心与呕吐:
- 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较少见,20%-40%)
肌肉感染型
- 肌肉肿胀与疼痛:
- 局部肌肉压痛、活动受限(较少见,10%-30%)
- 全身乏力:
- 与肌肉炎症及代谢产物积累相关(20%-4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肠道感染体征
- 粪便病原学检测:
- 硫酸锌浮聚法检出肉孢子虫卵囊(确诊依据,检出率60%-80%)
- 肠黏膜损伤:
- 内镜可见小肠黏膜充血、糜烂(重症病例,5%-15%)
肌肉感染体征
- 肌肉活检:
- 骨骼肌或心肌组织内发现梭形包囊(含缓殖子)(确诊依据,检出率30%-50%)
- 炎症反应:
- 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肌肉损伤标志,20%-40%)
实验室特征
- 病原学检测:
- 粪便卵囊检测(阳性率60%-80%):需多次采样以提高灵敏度。
- PCR检测:特异性高,但临床应用较少(检出率约50%-70%)。
- 组织病理学:
- 肌肉活检显示包囊结构,囊壁分隔成簇(特异性诊断依据)。
影像学特征
- 无特异性影像表现:常规影像学(如超声、CT)对肉孢子虫病的诊断价值有限。
- 严重肌肉感染:MRI可能显示局部肌肉水肿或炎性改变(罕见,<5%)。
注:
- 免疫状态影响: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AIDS、器官移植患者)感染后症状更重,病程迁延(慢性腹泻发生率提高至50%-70%)。
- 无症状携带:约20%-40%感染者无显著症状,仅在粪便检查中偶然发现卵囊。
参考文献:
- 《感染病学》(2013年版)关于肉孢子虫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描述。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1年)对家畜肉孢子虫感染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 中国兽医病理学研讨会(2017年)对心肌肉孢子虫病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