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系统其他特指部位的结核Other specified Tuberculosis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编码1B12.4Y
关键词
索引词Tuberculosis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肌肉骨骼系统其他特指部位的结核
缩写MSOTB、肌肉骨骼系统其他特指部位结核
别名骨结核、肌肉骨骼结核、骨与关节结核、骨骼肌肉系统结核、骨-关节结核、肌肉骨骼特定位点结核、骨-肌肉系统其他指定区域结核
(1B12.4Y)肌肉骨骼系统其他特指部位的结核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病理学检查:穿刺或手术活检标本中检出结核性肉芽肿(干酪样坏死+朗格汉斯巨细胞)。
- 病原学检测:病灶组织或脓液中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或分子检测(如Xpert MTB/RIF)阳性。
-
必须条件(临床核心指标):
-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性局部钝痛(夜间加重)伴运动受限。
- 触诊发现局部肿胀/压痛或皮温异常。
- 影像学特征:
- X线/CT显示溶骨性破坏伴周围硬化带或死骨形成。
- MRI显示骨髓水肿(T2加权高信号)或冷脓肿形成。
- 典型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辅助指标):
- 实验室证据:
- ESR≥40 mm/h 或 CRP≥20 mg/L(排除其他炎症性疾病)。
- TST硬结直径≥15 mm 或 IGRA阳性(免疫正常者)。
- 高危因素:
- 结核病史/接触史、HIV感染、糖尿病或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
- 实验室证据: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 影像学检查
│ ├─ X线平片(首选筛查)
│ ├─ CT(评估骨质破坏细节)
│ └─ MRI(检测早期骨髓水肿/脓肿)
├─ 实验室检查
│ ├─ 炎症标志物(ESR/CRP)
│ ├─ 结核免疫检测(TST/IGRA)
│ └─ 病原学检查(培养/PCR)
└─ 病理学检查
└─ 穿刺/手术活检(组织病理+抗酸染色)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沉(ESR)升高:
- >40 mm/h:提示活动性炎症,需结合影像学排除其他感染或肿瘤。
- 动态监测:治疗有效时ESR下降≥50%。
-
C反应蛋白(CRP)升高:
- >20 mg/L:急性炎症反应标志,特异性较低,需排除细菌性关节炎。
-
结核菌素试验(TST)阳性:
- 硬结≥15 mm:在无卡介苗接种史人群中提示结核感染可能性>90%。
- 假阴性:HIV感染者CD4<200/μl时阳性率下降至40%-60%。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阳性:
- 特异性>95%: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但无法区分活动性与潜伏感染。
-
病理学检查:
- 干酪样坏死:典型结核病理特征,需与真菌感染鉴别。
- 抗酸染色阳性率:仅30%-40%,阴性不能排除诊断。
四、诊断逻辑与优先级
- 疑似病例筛查:
- 首选X线+ESR/CRP检测,若发现溶骨性病变且ESR>40 mm/h,需进一步行MRI。
- 确诊流程:
- MRI异常者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同步送检病理和结核培养。
- 免疫正常者IGRA阳性可支持诊断,免疫抑制者需依赖病原学证据。
- 鉴别重点:
- 与骨髓炎(金葡菌多见)、骨肿瘤(无冷脓肿)及布鲁氏菌病(疫区接触史)区分。
参考文献:
- 《骨与关节结核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2020)
- WHO《结核病诊断操作手册》(2021版)
- 《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s》(Springer,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