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病原体引起的浅表性细菌性毛囊炎Other specified Superficial bacterial folliculitis
编码1B74.Y
关键词
索引词Superficial bacterial folliculitis、其他特指病原体引起的浅表性细菌性毛囊炎、与正常皮肤菌群有关的浅表性毛囊炎、革兰氏阴性毛囊炎、假单胞菌性毛囊炎、热水浴毛囊炎
缩写OTB-CBF
别名其他特定病原体引起的浅表性毛囊炎、特殊病原体浅表性细菌性毛囊炎、非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浅表性毛囊炎、特定病原体浅表性毛囊炎
其他特指病原体引起的浅表性细菌性毛囊炎(1B74.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脓疱分泌物或皮损刮片培养分离出特定病原体(如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革兰氏染色检出革兰阴性杆菌(针对假单胞菌属等)。
- 组织病理学特征:
- 活检显示毛囊漏斗部中性粒细胞浸润伴脓疱形成,无深部毛囊破坏。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皮损表现:
- 多发滤泡性丘疹(直径2-5mm)伴中央脓头及周围红晕(发生率>80%)。
- 好发于暴露部位(头皮、胡须区、臀部、大腿)。
- 暴露史:
- 发病前72小时内有热水浴、游泳池暴露史(铜绿假单胞菌)。
- 职业性接触油脂/有机溶剂史。
- 高危因素:
- 免疫抑制状态、糖尿病、局部皮肤屏障受损(如剃须创伤)。
- 典型皮损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满足"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病原学证据。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3项支持条件中的临床表现
- 组织病理学符合浅表性毛囊炎
- 排除其他毛囊性疾病(如真菌性毛囊炎、痤疮)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测] A --> C[炎症评估] A --> D[皮肤影像学] B --> B1(细菌培养+药敏) B --> B2(革兰氏染色) B --> B3(PCR检测) C --> C1(血常规) C --> C2(CRP/ESR) D --> D1(皮肤镜检查) D --> D2(病理活检)
判断逻辑:
- 细菌培养+药敏:
- 首选检查,取脓疱顶端分泌物接种于麦康凯/血琼脂培养基。
- 铜绿假单胞菌呈蓝绿色色素;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排除污染。
- 革兰氏染色:
- 快速初筛: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呈红色细长杆菌。
- 若见革兰阳性球菌需排除葡萄球菌感染。
- 皮肤镜检查:
- 典型表现:毛囊口黄色脓湖伴周围"红晕征",无毛干破坏。
- 鉴别深部毛囊炎(可见毛囊结构破坏)。
- 病理活检:
- 用于不典型病例:浅层毛囊脓疱伴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
- 深部炎症或肉芽肿提示其他疾病。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结果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细菌培养 | 铜绿假单胞菌阳性 | 确诊热水浴毛囊炎;提示水源暴露史 | 停用污染水源,局部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
革兰氏染色 | 革兰阴性杆菌+++ | 高度提示假单胞菌/革兰阴性菌感染 | 立即启动覆盖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治疗 |
血常规 | WBC >10×10⁹/L, Neu% >75% | 提示系统性炎症反应;见于广泛感染或免疫抑制者 | 评估是否需口服/静脉抗生素 |
CRP | >10 mg/L | 反映炎症程度;持续升高提示治疗无效或深部感染 | 复查培养并调整抗生素方案 |
病理活检 | 毛囊脓肿+真皮浅层血管炎 | 确认浅表性毛囊炎;排除嗜酸性毛囊炎等特殊类型 | 根据病原学调整治疗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核心确诊:依赖病原学检测(培养/PCR),避免仅凭经验性治疗确诊。
- 鉴别重点:
- 与葡萄球菌毛囊炎鉴别:病原学检测是金标准。
- 与真菌性毛囊炎鉴别:需加做KOH镜检/真菌培养。
- 特殊人群:
- 免疫抑制患者:需排查播散性感染(血培养+系统炎症指标)。
参考文献: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23) 细菌性皮肤感染诊疗指南
- WHO《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诊断与管理》
-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革兰阴性菌皮肤致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