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罗德西亚锥虫病Other specified Rhodesiense trypanosomia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6:37:55
编码1F51.1Y

关键词

索引词Rhodesiense trypanosomiasis、其他特指的罗德西亚锥虫病、罗得西亚锥虫病性脑炎
缩写罗德西亚锥虫病
别名Trypanosomiasis-rhodesiense、Sleeping-sickness-Rhodesian

其他特指的罗德西亚锥虫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血液/脑脊液/淋巴穿刺液镜检发现布氏罗得西亚锥虫(鞭毛体阶段)。
      •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检出锥虫特异性基因(如TBR1/2)。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叮咬部位硬下疳伴间歇性高热(≥39℃)。
      • 广泛性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为主)。
      • 晚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睡眠颠倒)。
    • 流行病学史
      • 发病前1-4周有非洲疫区(如东非)旅居史。
      • 采采蝇叮咬暴露史或接触野生动物/牲畜。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典型早期症状(硬下疳+发热+淋巴结肿大)
      • 血清学检测阳性(CATT滴度≥1:8)
      • 疫区暴露史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诊断评估 ├── 病原学检查 │ ├── 薄/厚血涂片镜检 │ ├── 脑脊液离心镜检 │ └── PCR检测 ├── 血清学检测 │ ├── CATT(锥虫抗原检测) │ └── ELISA/IgM检测 ├── 炎症评估 │ ├── CRP │ └── 血沉 └── 神经功能评估 ├── 脑脊液分析 └── 头颅MRI

  1. 判断逻辑
    • 血涂片镜检
      • 急性期检出率最高(>10^4寄生虫/mL),每3天重复检测至确诊
    • CATT检测
      • 滴度≥1:8提示可能感染,需结合临床
      • 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早期感染
    • 脑脊液分析
      • 蛋白>45 mg/dL + 白细胞>5/μL提示中枢侵犯
      • 检出锥虫即进入晚期阶段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检查

    • 血液镜检阳性:急性期确诊依据(敏感性60-70%)
    • PCR阳性:可检测低至1寄生虫/mL,适用于早期/脑膜侵犯阶段
  2. 血清学指标

    • IgM显著升高:提示近期感染(感染后2周即出现)
    • CATT高滴度(≥1:32):与寄生虫载量正相关
  3.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 血沉>40 mm/h:提示疾病活动性
  4. 脑脊液改变

    • 蛋白>100 mg/dL:提示血脑屏障破坏
    • 淋巴细胞>20/μL:需与结核性脑膜炎鉴别
  5. 血液学异常

    • 贫血(Hb<10 g/dL):寄生虫致红细胞破坏
    • 血小板减少(<150×10^9/L):微血管病性溶血表现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病原学证据,强调重复镜检与分子检测结合
  • 分期诊断需通过脑脊液评估确定是否进入晚期(神经型)
  • 实验室动态监测CRP、血沉对评估治疗反应至关重要
  • 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WHO《非洲锥虫病防治指南》(2023版)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锥虫病诊疗共识(2024)
IDSA热带病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