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冈比亚锥虫病Other specified Gambiense trypanosomia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21:22:59
编码1F51.0Y

关键词

索引词Gambiense trypanosomiasis、其他特指的冈比亚锥虫病、冈比亚锥虫病性脑炎
缩写Gambian-trypanosomiasis、Tbg
别名非洲睡眠病、西非昏睡病、非洲人类锥虫病-冈比亚亚种、慢性非洲锥虫病

其他特指的冈比亚锥虫病(1F51.0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血液涂片或淋巴结穿刺液中发现布氏冈比亚锥虫(检出率:急性期60%-70%,慢性期80%-90%)。
      • 脑脊液(CSF)中检出锥虫(脑膜脑炎期确诊依据)。
    • 分子生物学确诊
      • PCR检测特异性锥虫DNA(如TBR1/2基因),灵敏度>95%。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三联征
      • 发热(≥38.5℃) + 颈后淋巴结肿大(Winterbottom征) + 神经系统症状(嗜睡/性格改变)。
    • 流行病学暴露
      • 发病前1月内有西非/中非疫区居留史或采采蝇叮咬史。
  3. 分期诊断阈值

    • 血液淋巴期: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 + 无神经系统症状。
    • 脑膜脑炎期:CSF白细胞>5个/μL + 锥虫检出/CSF-IgM阳性 + 神经系统症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查] A --> C[血清学检查] A --> D[脑脊液分析] A --> E[影像学检查] B --> B1(血液涂片) B --> B2(淋巴结穿刺) B --> B3(CSF镜检) B --> B4(PCR检测) C --> C1(CATT筛查) C --> C2(免疫荧光抗体) D --> D1(白细胞计数) D --> D2(锥虫检测) D --> D3(IgM指数) E --> E1(头颅MRI) E --> E2(心脏超声)

判断逻辑

  1. 血液涂片
    • 阳性:急性期确诊(需Giemsa染色,敏感性随病程下降)。
    • 阴性→转淋巴结穿刺/PCR。
  2. CATT筛查(Card Agglutination Test):
    • 滴度≥1:4为初筛阳性,需PCR/病原学验证(假阳性率10-20%)。
  3. CSF分析
    • 白细胞>5个/μL:提示中枢侵犯(正常值:0-5个/μL)。
    • IgM指数>2.0:特异性标志(正常值:<0.7)。
  4. 头颅MRI
    • T2加权像基底节高信号→脑实质损伤(特异性>90%)。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血液涂片 阴性 检出锥虫→确诊感染;阴性需结合其他检查
CATT滴度 <1:4 ≥1:4→初筛阳性;≥1:8→高度可疑
CSF白细胞 0-5个/μL >5个/μL→提示脑膜脑炎期;>20个/μL→需紧急治疗
CSF-IgM指数 <0.7 >2.0→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特异性>95%)
血清IgM/IgG 阴性/低滴度 双阳性→活动性感染;仅IgG+→可能既往感染
血红蛋白 男130-175 g/L <110 g/L→溶血性贫血(锥虫直接破坏红细胞)

异常处理建议

  • CATT阳性+涂片阴性→立即进行PCR/淋巴结活检。
  • CSF白细胞升高→腰椎穿刺复查+启动二线药物(如依氟鸟氨酸)。
  • 血红蛋白骤降→输血支持+监测溶血指标。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疑似病例:疫区暴露史 + 发热/淋巴结肿大 → CATT筛查
  2. 确诊病例:CATT阳性 + 涂片/PCR阳性
  3. 分期判断
    • 无神经症状 → 血液淋巴期(一线药物:喷他脒)。
    • CSF异常 → 脑膜脑炎期(二线药物:硝呋莫司)。

参考文献
WHO《人类非洲锥虫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锥虫病诊疗共识
ICD-11 1F51.0Y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