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不伴并发症Measles without complication
编码1F03.0
关键词
索引词Measles without complication、麻疹不伴并发症、Koplik斑、麻疹、麻疹NOS
同义词Rubeola、measles NOS、Koplik spots
缩写MZ、Measles
别名红疹、出疹子、三日麻、Morbilli
(1F03.0)麻疹不伴并发症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高热(发生率:95%-100%):
- 前驱期体温可达39-40℃,持续3-4天,出疹期体温可再次升高。
- 卡他症状:
- 鼻炎(80%-90%):流涕伴鼻塞感,分泌物初期清亮后期转为粘稠。
- 咳嗽(90%-95%):刺激性干咳,随病程进展可能加重。
- 眼部症状:
- 结膜充血(85%-95%):双眼球结膜明显充血,伴畏光、流泪。
- 异物感/灼痛感(70%-80%):主观眼部不适。
前驱期特征症状
- Koplik斑前驱症状:
- 口腔黏膜灼热感(60%-70%),常于皮疹出现前1-2天出现。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特异性体征
- Koplik斑(发生率:70%-90%):
- 直径约1mm的灰白色斑点,周围绕以红晕,典型分布于颊黏膜对第二臼齿处。
- 具有诊断特异性,约在发热后2-3天出现,持续12-72小时。
- 皮疹演变特征:
- 斑丘疹形态:初期为玫瑰色斑疹,直径2-4mm,后隆起形成丘疹(100%)。
- 离心性扩散:始于耳后→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典型进展过程)。
- 融合倾向:躯干部皮疹常融合成片,四肢皮疹多保持离散状态(60%-80%)。
- 口周苍白圈(发生率:30%-50%):
- 面部出疹期间,口唇周围出现特征性苍白区域。
伴随体征
- 淋巴结肿大:
- 颈后淋巴结肿大(60%-75%),质地柔软,可活动。
- 结膜体征:
- 眼睑水肿(50%-70%),睑结膜可见滤泡增生(30%-40%)。
实验室特征
- 病原学检测:
- 麻疹病毒RNA阳性(RT-PCR检出率:90%-98%):咽拭子/尿液标本最佳采样时间为出疹后5天内。
- 麻疹特异性IgM抗体阳性(ELISA阳性率:85%-95%):发病后3天至4周内可检出。
- 血常规特征:
- 白细胞减少(70%-85%),淋巴细胞比例下降(60%-75%)。
病程特征
- 潜伏期:7-14天(无症状期但具传染性)。
- 症状分期:
- 前驱期:3-4天(高热+卡他症状)。
- 出疹期:3-5天(皮疹按典型顺序出现)。
- 恢复期:7-10天(皮疹脱屑伴棕褐色色素沉着)。
数据来源:
- 正保医学教育网《麻疹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 世界卫生组织《Measles Fact Sheet》2023版
- 《中华传染病杂志》麻疹诊疗专家共识(2021)
注:所有数据均基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临床表现,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现非典型病程。未接种疫苗人群的临床表现更为典型,接种过单剂疫苗者可能出现顿挫型感染(仅表现发热或稀疏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