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半球深部脓肿Deep cerebral hemispheric abscess
编码1D03.30
关键词
索引词Deep cerebral hemispheric abscess、大脑半球深部脓肿
缩写深部脑脓肿、脑内脓肿
别名颅内深部脓肿、脑白质脓肿、大脑内部脓肿
大脑半球深部脓肿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脓肿穿刺液或手术切除标本培养出致病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厌氧菌)。
- 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检出病原体特异性基因序列。
-
影像学确诊特征:
- MRI增强扫描显示典型环形强化病灶(薄壁、均匀强化),DWI序列脓腔呈高信号。
-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性头痛(晨起加重)伴呕吐(喷射性)。
- 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感觉异常)。
- 发热(体温≥38.5℃)或感染中毒症状(寒战、乏力)。
-
实验室支持证据: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80%。
- C反应蛋白(CRP)≥50 mg/L。
-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任意一项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无法获取病原学证据时):
- 影像学典型表现(环形强化+DWI高信号)。
- 同时满足至少2项支持条件(临床表现+实验室异常)。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头颅MRI(首选):
- 检查项目树:
- 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
- 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后T1WI。
- 功能成像:DWI(弥散加权成像)、MRS(波谱分析)。
- 判断逻辑:
- DWI高信号+环形强化:特异性>95%,可鉴别脓肿与肿瘤坏死。
- MRS显示乳酸峰升高、氨基酸峰出现:支持细菌性脓肿诊断。
- 检查项目树:
-
头颅CT(次选):
- 检查项目树:
- 平扫CT(评估占位效应、钙化)。
- 增强CT(观察环形强化)。
- 判断逻辑:
- 早期(脑炎期):低密度灶伴周围水肿。
- 包膜形成期:等密度环状强化(敏感性70-85%)。
- 检查项目树:
-
-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血常规+分类计数。
- CRP、降钙素原(PCT)。
- 血培养(尤其发热时)。
- 判断逻辑:
- PCT>0.5 ng/mL提示细菌感染,需联合CRP评估炎症程度。
- 血培养阳性可提示致病菌,但阳性率仅20-30%。
- 检查项目树:
-
脑脊液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常规(细胞计数、蛋白、糖)。
- 革兰染色、培养。
- 判断逻辑:
- 蛋白>500 mg/L提示血脑屏障破坏,但需排除腰椎穿刺损伤。
- 糖正常或轻度降低(与细菌性脑膜炎鉴别)。
- 检查项目树:
-
-
病原学检查:
- 脓肿穿刺液检测:
- 检查项目树:
- 革兰染色、需氧/厌氧培养。
- 药敏试验。
- 16S rRNA PCR。
- 判断逻辑:
- 培养阳性率60-80%,厌氧菌需延长培养时间至7-14天。
- PCR可快速检出不可培养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
- 检查项目树:
- 脓肿穿刺液检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外周血白细胞:
- 异常值:>12×10⁹/L。
- 意义:提示急性细菌感染,但免疫抑制患者可能不升高。
-
C反应蛋白(CRP):
- 异常值:>50 mg/L。
- 意义:反映炎症活动度,治疗有效时每周下降50%。
-
脑脊液蛋白:
- 异常值:>450 mg/L。
- 意义:提示血脑屏障破坏,需结合影像学排除其他病因(如肿瘤)。
-
降钙素原(PCT):
- 异常值:>0.5 ng/mL。
- 意义:>2 ng/mL高度提示细菌感染,指导抗生素使用。
-
D-二聚体:
- 异常值:>500 μg/L。
- 意义:可能合并静脉窦血栓形成,需行MRV检查。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影像学(MRI环形强化+DWI高信号)联合病原学证据。
- 辅助检查分层:MRI为首选,CT用于急诊评估;血液/脑脊液检查支持诊断,但不能单独确诊。
- 实验室异常解读:需动态监测CRP、PCT评估治疗反应,警惕多重耐药菌感染。
参考文献:
- WHO《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疗指南》(2023版)
- IDSA《脑脓肿诊断与管理指南》(2022版)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脑脓肿诊治专家共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