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经前期紊乱Unspecified Premenstrual disturbances

更新时间:2025-06-18 16:48:05
编码GA34.4Z

关键词

索引词Premenstrual disturbances、未特指的经前期紊乱、经前期紊乱
缩写PMD、未特指经前期紊乱
别名经前期综合症、经前综合症、经前症候群、经前症状、未分类经前期紊乱、未分类经前综合症

未特指的经前期紊乱(GA34.4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周期性症状规律
      • 症状连续出现≥3个月经周期,且在黄体期(月经前7-14天)开始,月经来潮后48小时内显著缓解或消失。
    • 症状群特征
      • 至少存在1项躯体症状(如乳房胀痛、头痛)和1项情绪/认知症状(如易激惹、注意力分散)。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躯体症状:乳房胀痛(70%-90%)、腹胀(60%-80%)、头痛(50%-70%)。
      • 情绪症状:烦躁不安(70%-90%)、抑郁情绪(50%-70%)。
      • 体征:月经前体重增加1-3kg(60%-80%)、面部痤疮加重(40%-60%)。
    • 排除标准
      • 不符合PMDD(DSM-5标准)或器质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
  3. 阈值标准

    • 符合所有必须条件,并至少满足2项支持条件中的症状/体征。

二、辅助检查

  1. 临床评估工具

    • 症状日记记录
      • 判断逻辑:患者连续记录2-3个月经周期症状出现时间、类型及严重程度,用于确认症状周期性规律。
    • 心理量表评估
      •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提示显著焦虑症状,需与PMDD鉴别。
  2. 实验室鉴别检查

    • 甲状腺功能检测(TSH、FT4):
      • 判断逻辑:TSH异常提示甲状腺疾病,需排除甲亢/甲减引起的类似症状。
    • 性激素六项检测
      • 判断逻辑:黄体期孕酮<10 nmol/L支持黄体功能不足,但需结合临床表现。
  3. 影像学检查

    • 盆腔超声
      • 判断逻辑: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疾病。

检查项目树

辅助检查
├── 临床评估
│ ├── 症状日记(核心)
│ └── 心理量表(HAMA/HAMD)
├── 实验室检查
│ ├── 甲状腺功能(TSH/FT4)
│ └── 性激素六项(黄体期孕酮)
└── 影像学检查
└── 盆腔超声(鉴别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黄体期孕酮水平

    • 异常值:<10 nmol/L(黄体功能不足)
    • 意义:支持激素波动机制,但需排除排卵障碍性疾病。
  2. 电解质检测

    • 血钠/钾比值降低(<35):
      • 意义:可能与醛固酮失衡相关,解释水肿症状,但特异性较低。
  3. 炎症标志物

    • CRP轻度升高(5-10 mg/L):
      • 意义:提示低度炎症反应,需排除感染性疾病。
  4. 维生素B6水平

    • 血清水平<30 nmol/L
      • 意义:缺乏可能加重情绪症状,指导补充治疗。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症状周期性规律及排除特定疾病(PMDD/器质性疾病)。
  • 辅助检查重点:症状日记为金标准,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 实验室异常解读:激素与电解质变化提供病理机制支持,但不可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经前期紊乱诊断标准
  • 默沙东诊疗手册《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2023版)
  • FIGO《月经周期相关疾病管理指南》(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