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Unspecified Endometriosis of urinary system
编码GA10.DZ
关键词
索引词Endometriosis of urinary system、未特指的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
缩写未特指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
别名未特指的泌尿系统子宫内膜异位症、未特指泌尿系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明部位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明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
未特指的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理活检阳性:
- 经腹腔镜或手术获取的泌尿系统病变组织标本中,组织学检查确认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确诊率>90%)。
- 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 MRI/CT显示泌尿系统(膀胱/输尿管)壁结节性病灶伴周期性变化,且排除恶性肿瘤(敏感度80%-90%)。
- 病理活检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周期性肉眼血尿(月经期出现) + 下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 月经相关性下腹痛(三项中满足两项)。
- 内镜特征:
- 膀胱镜检查见蓝紫色/暗红色黏膜下结节(直径≥5mm),月经期增大或出血。
- 激素关联性:
- 症状在雌激素高峰期(排卵期)加重,GnRH-a治疗后可缓解。
- 典型症状组合:
-
排除标准:
- 需排除膀胱癌、间质性膀胱炎、泌尿系结核等疾病。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尿液分析+尿培养]
A --> C[盆腔超声]
B --> D[阳性:排除感染]
C --> E[发现膀胱壁增厚/结节]
E --> F[高级影像]
D --> G[阴性:进一步评估]
F --> H[MRI/CT]
H --> I[特征性病灶]
I --> J[膀胱镜活检]
G --> K[CA-125+症状评估]
K --> L[符合支持条件]
判断逻辑:
-
超声:
- 膀胱壁局灶性增厚(>5mm)或结节样隆起,月经期体积增大→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 输尿管扩张或肾积水→需紧急评估梗阻风险
-
MRI(首选):
- T2WI:低信号结节(纤维化成分)
- T1WI+C:月经期结节强化程度增加
- 特异性表现:"帐篷征"(膀胱顶壁牵拉变形)
-
膀胱镜:
- 蓝紫色结节+触之出血→高度特异性
- 活检部位选择:病灶中心+边缘(避免坏死区)
-
IVU(静脉尿路造影):
- 输尿管外压性狭窄伴近端扩张→提示深部浸润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
CA-125 | <35 U/mL | >35 U/mL | 提示盆腔炎症活动度,>65 U/mL需警惕恶性转化(特异性60%) |
尿常规 | RBC 0-3/HPF | 月经期肉眼/镜下血尿 | 周期性出血直接证据,需排除结石/肿瘤 |
血清雌激素 | 周期波动 | 排卵期异常升高 | 解释症状周期性加重机制,指导激素治疗 |
肾功能 | 肌酐<1.2mg/dL | 肌酐升高 | 提示输尿管梗阻致肾积水,需紧急干预 |
病理活检 | - | 见子宫内膜腺体/间质 | 确诊金标准,需注明"含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特征性改变)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路径:
- 疑似患者→盆腔超声+CA-125初筛→阳性者行盆腔MRI→特征性病灶→膀胱镜活检确诊
- 特殊情形:
- 肾积水患者:优先IVU评估梗阻部位,避免盲目活检
- 不孕患者:同步腹腔镜评估盆腔粘连程度
- 警示征象:
- 非周期性血尿/CA-125>100 U/mL→需多学科会诊排除恶性肿瘤
参考文献:
- ESHRE指南:Endometriosis Guideline 2022
- FIGO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共识(2023修订版)
- AJRCCM: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像学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