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巴氏腺疾病Unspecified Diseases of Bartholin gland

更新时间:2025-06-18 21:21:18
编码GA03.Z

关键词

索引词Diseases of Bartholin gland、未特指的巴氏腺疾病、巴氏腺疾病、前庭大腺疾病
缩写巴多林腺疾病
别名巴氏腺炎、前庭大腺炎、巴多林腺炎

未特指的巴氏腺疾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病理组织学检查:巴氏腺组织活检显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如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并排除肿瘤性病变(依据《威廉姆斯妇科学》诊断标准)。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单侧或双侧大阴唇后部持续性肿胀 ≥2周
      • 排除典型巴氏腺囊肿(边界清晰囊性肿物)或脓肿(红肿热痛伴波动感)
    • 影像学证据:超声/MRI显示巴氏腺腺体异常(腺体增大或结构紊乱),但无典型囊肿/脓肿特征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疼痛阈值:局部疼痛评分 ≥4分(视觉模拟量表0-10分)
    • 功能障碍:行走困难或性交痛持续 >1周
    • 炎症指标:CRP >8 mg/L 或 ESR >20 mm/h
    • 病原学阴性:脓液培养无菌生长(排除急性感染)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外阴视诊:肿胀位置/范围) B --> B2(触诊:质地/压痛/波动感) C --> C1(超声:首选) C --> C2(MRI:复杂病例) D --> D1(血常规) D --> D2(CRP/ESR) D --> D3(病原体培养) D --> D4(病理活检)

判断逻辑

  1. 超声检查

    • 正常:腺体≤1.5cm,结构均匀
    • 异常:腺体>2cm伴内部回声紊乱 → 支持未特指疾病
    • 鉴别:无回声区=囊肿;混合回声+血流信号=脓肿
  2. MRI检查

    • T2加权像腺体信号不均 + 无强化包块 → 提示慢性炎症
    • 需排除腺癌(不规则强化结节)
  3. 病理活检指征

    • 持续肿胀>8周
    • 影像学提示实性成分
    • 年龄>40岁伴出血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血常规 WBC: 4-10×10⁹/L WBC↑+中性粒↑:提示继发感染 加做细菌培养
CRP <5 mg/L >8 mg/L:慢性炎症活动 监测病情变化
ESR <20 mm/h(女性) >30 mm/h:炎症持续存在 联合CRP评估
病原体培养 无菌生长 阳性:需重新分类为感染性疾病 按药敏结果用药
病理活检 腺泡结构完整 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确诊未特指炎症 排除肿瘤后对症治疗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初筛:体格检查 + 超声 → 排除典型囊肿/脓肿
  2. 确诊
    • 符合必须条件 + 至少1项支持条件 → 临床诊断
    • 病理活检(金标准)→ 最终确诊
  3. 鉴别重点
    • 与巴氏腺癌鉴别:活检是金标准
    • 与慢性脓肿鉴别:MRI增强扫描

参考文献

  • Williams Gynecology (3rd ed.)
  •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215
  • WHO妇科肿瘤分类(2020版)
  • 《妇产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