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获得性阔韧带异常Unspecified Acquired abnormalities of broad ligament

更新时间:2025-06-19 02:44:44
编码GA19.Z

关键词

索引词Acquired abnormalities of broad ligament、未特指的获得性阔韧带异常、获得性阔韧带异常
别名获得性阔韧带病变、获得性阔韧带问题

未特指的获得性阔韧带异常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认
      • 手术标本或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阔韧带存在获得性异常(如平滑肌瘤、假性囊肿、纤维化等),排除先天性病变。
    • 影像学定位证据
      • 经阴道超声/MRI明确显示病变局限于阔韧带内,与子宫/卵巢分界清晰(需满足:子宫形态正常,卵巢可见完整包膜)。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单侧慢性下腹痛(>3个月)伴体位性加重。
      • 盆腔检查触及固定性包块(直径≥3cm),伴触痛但无波动感。
    • 继发性病因证据
      • 盆腔手术史(如子宫肌瘤剔除术)或PID病史(需有既往医疗记录)。
    • 压迫症状阈值
      • 输尿管受压(CT尿路造影显示肾盂扩张≥5mm)或直肠受压(直肠指诊发现前壁外压性狭窄)。
  3. 排除标准

    • 先天性中肾管囊肿(病理无纤毛柱状上皮)。
    • 卵巢来源肿瘤(血清CA-125<35 U/mL且卵巢影像学正常)。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辅助检查体系 ├─ 首选检查
    │ ├─ 经阴道超声(TVUS):病变初筛
    │ └─ 多普勒血流:鉴别实性肿瘤(RI>0.4) vs 囊肿
    ├─ 进阶检查
    │ ├─ 盆腔MRI(T2加权+增强):评估病变性质及毗邻关系
    │ └─ CT尿路造影:输尿管受压评估
    └─ 确诊检查
    └─ 腹腔镜探查+活检:金标准定位及取材

  2. 判断逻辑

    • TVUS
      • 囊性病变(无回声+后壁增强)→ 支持假性囊肿
      • 实性低回声包块+血流信号 → 提示平滑肌瘤
    • MRI
      • T2高信号囊性灶+无强化 → 淋巴液积聚性囊肿
      • T2中等信号实性灶+均匀强化 → 良性平滑肌瘤
    • 腹腔镜
      • 直接观察病变与圆韧带/输尿管关系,避免误诊卵巢肿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肿瘤标志物

    • CA-125升高(>35 U/mL):
      • 意义:需警惕卵巢癌转移或原发性阔韧带恶性苗勒管肿瘤,但特异性低(约15%良性病变假阳性)。
      • 处理:联合HE4检测计算ROMA指数,若<11.4%则恶性风险低。
    • SCC-Ag/LDH正常
      • 意义:支持良性病变,排除鳞癌或生殖细胞肿瘤转移。
  2. 炎症指标

    • CRP>10 mg/L + ESR>20 mm/h
      • 意义:提示合并盆腔感染(如阔韧带脓肿),需抗生素治疗。
    • WBC正常 + 中性粒细胞<75%
      • 意义:排除急性感染,支持慢性炎症/纤维化。
  3. 激素检测

    • 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
      • 意义:见于激素依赖性平滑肌瘤,指导GnRHa术前治疗。
  4. 尿液分析

    • 尿β2微球蛋白升高
      • 意义:提示输尿管受压致肾小管损伤,需紧急解除压迫。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确诊路径:影像学(TVUS/MRI)定位 + 病理学验证。
  • 关键鉴别:通过CA-125/影像学排除卵巢病变,通过病理排除先天性异常。
  • 实验室价值:炎症标志物指导抗感染治疗,肿瘤标志物筛查恶性可能。

参考文献

  • 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第5版)
  • FIGO《妇科肿瘤诊断指南》
  • 《中国阔韧带肿瘤诊治专家共识》(中华妇产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