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婴儿或青少年白内障Other specified Infantile or juvenile cataract
编码9B10.1Y
关键词
索引词Infantile or juvenile cataract、其他特指的婴儿或青少年白内障、婴幼儿或青少年皮质性、板层或带状白内障、青少年皮质性白内障、儿童期皮质性白内障、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儿童期皮质性白内障、婴幼儿或青少年核性白内障、前囊下极婴幼儿或青少年白内障、后囊下极婴幼儿或青少年白内障
缩写OTIYC、OTIY-Cataract
别名特指婴儿白内障、特指青少年白内障、特殊类型婴儿白内障、特殊类型青少年白内障、特定婴儿白内障、特定青少年白内障、先天性婴儿白内障-其他特指类型、先天性青少年白内障-其他特指类型
其他特指的婴儿或青少年白内障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ICD-11编码:9B10.1Y)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阳性:
- 直接观察到晶状体特定形态混浊(皮质性、板层性、带状、核性或前/后囊下极),排除先天性或混合型白内障。
- 年龄限定:
- 发病年龄在出生后至青春期(≤18岁),且排除出生时即存在的先天性白内障。
-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因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白瞳症(瞳孔区白色反射)或视力下降(婴幼儿表现为视觉反应迟钝、异常头位)。
- 伴随体征:眼球震颤(20%-40%)、斜视(10%-25%)或屈光不正(20%-40%)。
- 明确病因关联:
- 遗传证据(如CRYAA基因突变)、代谢疾病史(如半乳糖血症)、外伤史或长期皮质类固醇使用史。
- 影像学支持: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显示晶状体混浊伴周围结构异常(异常率>70%)。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裂隙灯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白瞳症+视力障碍)。
- UBM/OCT显示特征性晶状体混浊(如带状或核性)。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核心眼科检查
├── 裂隙灯显微镜(金标准)
├── 视力评估(婴幼儿行为学测试)
└── 眼底检查(排除视网膜病变) - 影像学评估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评估前段结构)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黄斑及视网膜) - 病因溯源检查
├── 基因检测(CRYAA等白内障相关基因)
├── 代谢筛查(半乳糖血症等)
└── 全身检查(排查系统性疾病)
判断逻辑:
- 裂隙灯显微镜:
- 混浊形态决定分型(如带状混浊提示遗传性,后囊下混浊提示药物/外伤性)。
- 需结合年龄排除先天性病变。
- UBM与OCT:
- UBM量化混浊深度及睫状体受累情况;OCT排除黄斑水肿(60%-80%异常率),两者互补评估手术可行性。
- 基因检测:
- 阳性结果(如CRYAA突变)支持遗传性诊断,但阴性不排除其他特指类型(需结合临床)。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基因检测:
- 阳性意义:检出CRYAA、GJA8等致病突变(阳性率50%-70%),确诊遗传性白内障,指导家族遗传咨询。
- 阴性意义:需排查代谢或获得性病因。
-
代谢筛查:
- 半乳糖-1-磷酸升高(>1.0 mg/dL):提示半乳糖血症,需立即饮食干预(正常值:<0.3 mg/dL)。
- 血清钙/磷异常:低钙血症(<8.5 mg/dL)或高磷血症(>4.5 mg/dL)可能并发代谢性白内障。
-
炎症标志物:
- CRP升高(>10 mg/L):提示并发葡萄膜炎(需紧急抗炎治疗)。
-
血常规:
- 白细胞升高(>12×10⁹/L):提示感染性或炎症性病因。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裂隙灯直接观察+年龄限定,UBM/OCT提供形态学补充。
- 辅助检查需分层进行:先眼科评估,再病因溯源(基因/代谢)。
- 实验室重点:基因检测明确遗传亚型,代谢筛查指导病因治疗。
参考文献:
-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儿童白内障临床指南》
- 《Ophthalmology》期刊:遗传性白内障分子诊断共识(2023)
- WHO《儿童视力障碍诊断与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