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瞳孔功能性疾患Other specified Functional disorders of the pupil

更新时间:2025-06-19 03:13:25
编码9B0Y

关键词

索引词Functional disorders of the pupil、其他特指的瞳孔功能性疾患
缩写OTPD、瞳孔功能障碍
别名瞳孔功能异常、瞳孔功能性疾病、Pupil-Functional-Disorder

其他特指的瞳孔功能性疾患(ICD-11: 9B0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动态瞳孔测量:通过红外瞳孔仪定量检测瞳孔对光反射(PLR)和近反射(NIR)的潜伏期、收缩速度及幅度,发现特征性异常(如不对称性>0.5mm,反射延迟>200ms)。
    • 药理学试验确诊
      • 0.125%毛果芸香碱试验:强直性瞳孔(Adie瞳孔)呈超敏反应(瞳孔缩小>1mm)。
      • 4%可卡因试验:Horner综合征患侧瞳孔不散大(与健侧差值>0.8mm)。
  2.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瞳孔功能异常证据
      • 持续性瞳孔不等大(双眼直径差≥1mm)。
      • 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光照下收缩幅度<正常值30%)。
    • 排除特定疾病
      • 非瞳孔传入系统疾患(9B00)、非光-近分离(9B02)、非已知瞳孔传出系统疾患(如Horner综合征、Adie瞳孔)。
  3.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畏光(光照不适感) + 近物聚焦困难(调节反射异常)。
    • 病因关联证据
      • 外伤/手术史(如颅脑损伤、白内障术后)。
      • 药物暴露史(抗胆碱能药、阿片类)。
      • 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脑干病变)。
    • 影像学支持:MRI显示中脑/动眼神经通路异常(如E-W核损伤)。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瞳孔功能评估] --> B[基础眼科检查] A --> C[药理学试验] A --> D[神经影像学] B --> B1[裂隙灯观察形态] B --> B2[瞳孔对光反射] B --> B3[调节反射测试] C --> C1[毛果芸香碱试验] C --> C2[可卡因试验] C --> C3[羟苯丙胺试验] D --> D1[头部MRI] D --> D2[颈胸部CT]

  2. 判断逻辑

    • 裂隙灯检查
      • 异常意义:虹膜括约肌断裂或瞳孔缘不规则提示外伤性病因。
    • 药理学试验
      • 毛果芸香碱试验阳性→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病变(如Adie瞳孔)。
      • 可卡因试验阴性→交感神经通路中断(如Horner综合征)。
    • 神经影像学
      • MRI显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病变→动眼神经核损伤。
      • CT发现肺尖肿瘤→继发性Horner综合征。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液检测

    • 空腹血糖≥7.0 mmol/L:提示糖尿病神经病变(瞳孔调节障碍风险↑)。
    • 抗核抗体(ANA)阳性: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累及自主神经。
  2. 脑脊液检查

    • 寡克隆带阳性:支持多发性硬化(可致中脑瞳孔通路脱髓鞘)。
  3. 药理学试验量化值

    • 毛果芸香碱反应>1.5mm:确诊强直性瞳孔(特异性>95%)。
    • 可卡因试验差值>0.8mm:确诊Horner综合征(敏感性90%)。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步骤
    • 先通过瞳孔测量+药理学试验确认功能异常类型。
    • 用MRI/CT定位病变(中枢性 vs. 周围性)。
  2. 关键鉴别
    • 生理性瞳孔不等大(差异<0.4mm且反射正常)。
    • 药物性瞳孔异常(明确用药史+停药后恢复)。
  3. 治疗指向
    • 病因治疗(如切除压迫交感神经的肿瘤)。
    • 对症处理(变色眼镜改善畏光)。

参考文献

  1. ICD-11 官方诊断指南 (WHO, 2023).
  2. Thompson HS. Pupillary Disorders. In: Miller NR et al. Walsh and Hoyt’s Clinical Neuro-Ophthalmology. 6th ed. Williams & Wilkins, 2005.
  3. Wilhelm H. Disorders of the Pupil. Handb Clin Neurol. 2011;102:427-466.
  4.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瞳孔异常诊疗专家共识》(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