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编码9B71.00

关键词

索引词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明显的视网膜病变、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类型无关的增殖前期视网膜病变
缩写NPDR
别名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
--左侧
--双侧
--右侧
严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具有病因
--营养不良相关性糖尿病
--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糖尿病,未特指类型
5A13 糖尿病,其他特指类型
5A13.2胰腺外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
5A13.1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引起的糖尿病
5A13.5非特定免疫介导性糖尿病
5A13.0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引起的的糖尿病
5A13.6其他遗传综合征引起的的糖尿病
5A13.3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
5A13.Y其他特指原因引起的糖尿病
5A13.4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糖尿病
5A13.7临床定义的亚型或综合征引起的糖尿病

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类型,主要特征为尚未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在NPDR阶段,视网膜微血管受损,但未进展到产生病理性新生血管的程度。该病变根据其严重程度进一步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NPDR。NPDR的核心病理变化包括微血管瘤形成、出血点、硬性渗出以及视网膜水肿等。


病因学特征

  1. 长期高血糖机制

    • 糖尿病患者由于持续高血糖状态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血-视网膜屏障破坏。
    • 损伤的血管壁促使血液成分渗漏进入视网膜组织,形成微血管瘤、出血点及渗出物沉积。
    • 长期慢性缺氧环境刺激视网膜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如VEGF),促进血管异常重塑但未达到增殖水平。
  2. 生理与病理诱因

    • 代谢因素:胰岛素抵抗、糖化终末产物积累等影响视网膜微循环。
    • 遗传易感性:个体差异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敏感度不同,部分人群更易发生严重的视网膜病变。
    • 高血压:伴随高血压可加重视网膜微血管压力,加速病变进程。
    • 血脂异常:高脂血症亦是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因素之一,可能通过影响血液循环间接损害视网膜。

病理机制

  1. 视网膜微血管改变

    • 微血管瘤:小而圆形的血管扩张区域,常见于视网膜浅层。
    • 出血: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小点状或火焰状出血。
    • 渗出:脂质沉积形成的黄色斑块,代表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强。
    • 视网膜水肿:液体积聚于神经纤维层内,尤其是黄斑区,严重影响中心视力。
  2. 视网膜功能障碍

    • 缺血:随着病情进展,更多微血管闭塞导致广泛的视网膜缺血区域,称为无灌注区。
    • 新生血管前期:虽然在NPDR阶段没有形成明显的新生血管,但已有向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过渡的趋势,表现为视网膜静脉串珠样改变和其他血管异常表现。

临床表现

  1. 症状特征
    • 在早期轻度NPDR时,患者往往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在常规眼科检查中被发现。
    • 当病变发展至中度甚至重度时,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视力模糊:由黄斑水肿或玻璃体出血引起。
      • 视野缺损:视网膜大面积缺血可能导致相应视野丧失。
      • 闪光感或飞蚊症:视网膜表面异常改变所致。

参考文献:

  • 搜狗百科. (n.d.).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 百度健康. (n.d.).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病因及治疗方式.
  • 人人文库. (n.d.).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搜狐网. (2023). 科普: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知乎. (2021). 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现有公开资料整理,并遵循了您要求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