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确定意图:有害物质的有害效应和暴露于该物质下: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未特指的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药Unspecified Exposure to or harmful effects of undetermined intent of antiepileptics or antiparkinsonism drugs
编码PH47.Z
关键词
索引词Exposure to or harmful effects of undetermined intent of antiepileptics or antiparkinsonism drugs、未确定意图:有害物质的有害效应和暴露于该物质下: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未特指的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药、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之乙内酰脲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之乙内酰脲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之亚胺雌酚类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之亚胺雌酚类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之脱氧巴比妥类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之脱氧巴比妥类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之琥珀酰亚胺类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癇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之琥珀酰亚胺类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之恶唑烷二酮类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之恶唑烷二酮类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金刚烷胺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丙戊酸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左旋多巴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不可归类在他处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他中枢肌肉张力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痉挛药物或其有害效应,意图不确定的
缩写AEDs、APDs
别名抗癫痫药、抗帕金森药、抗癫痫药物、抗帕金森药物、抗癫痫剂、抗帕金森剂、antiepileptic-drugs、antiparkinsonian-drugs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暴露证据确认:
- 血液或尿液检测中检出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或抗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普拉克索等)超出治疗浓度(如苯妥英钠>40 μg/mL,卡马西平>15 μg/mL)。
- 排除自杀意图、意外暴露及治疗性用药的明确证据(需结合精神科评估及环境调查)。
- 暴露证据确认: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神经系统三联征:意识障碍(嗜睡至昏迷)、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眼球震颤(苯妥英钠中毒特异性表现)。
- 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障碍或静坐不能(抗帕金森药物过量反跳效应)。
- 暴露史不明:
- 无法追溯药物暴露原因(如无目击者、无自杀遗书、无意外暴露证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实验室异常:
- 代谢性酸中毒(阴离子间隙正常型,提示丙戊酸中毒)。
- 高氨血症(血氨>100 μmol/L,丙戊酸肝毒性标志)。
- 心电图异常:
- QRS波增宽>100 ms(钠通道阻滞剂类抗癫痫药中毒)。
- QT间期延长(女性>470 ms,男性>450 ms)。
- 神经生理学改变:
- 脑电图显示广泛慢波活动(δ波占比>50%)。
- 实验室异常: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核心检测
│ ├── 血药浓度定量(金标准)
│ ├── 尿液毒物筛查
│ └── 精神科意图评估
├── 神经系统评估
│ ├── 脑电图(广泛慢波活动)
│ └── 瞳孔反射测试(扩大/缩小)
├── 心血管评估
│ ├── 心电图(QRS/QT间期)
│ └── 动态血压监测(体位性低血压)
└── 代谢功能评估
├── 动脉血气(代谢性酸中毒)
└── 血氨检测(高氨血症)
- 判断逻辑:
- 血药浓度检测:
- 结果>治疗上限:支持药物过量暴露(如卡马西平>15 μg/mL)。
- 阴性结果不排除诊断(需结合半衰期及检测时间窗)。
- 脑电图:
- δ波占比>50%:提示中枢抑制,需排除其他脑病。
- 心电图:
- QRS增宽+右轴偏移:提示钠通道阻滞剂中毒(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 血氨检测:
-
100 μmol/L+意识障碍:特异性提示丙戊酸肝毒性。
-
- 血药浓度检测: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血药浓度 | ||
- 苯妥英钠 | 10-20 μg/mL | >40 μg/mL:昏迷风险;>60 μg/mL:致命性心律失常 |
- 卡马西平 | 4-12 μg/mL | >15 μg/mL:共济失调;>25 μg/mL:癫痫持续状态 |
血氨 | 11-50 μmol/L | >100 μmol/L:提示丙戊酸肝毒性,需停用药物+乳果糖治疗 |
动脉血气 | pH 7.35-7.45 | pH<7.3+阴离子间隙正常:丙戊酸中毒特征,需碳酸氢钠纠正 |
心电图 | ||
- QRS间期 | <100 ms | >100 ms:钠通道阻滞剂中毒,予碳酸氢钠静脉注射 |
- QT间期 | 男<450 ms, 女<470 ms | 延长>500 ms:尖端扭转型室速风险,需镁剂静注 |
脑电图 | 以α/β波为主 | δ波占比>50%:脑功能抑制,需NICU监护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
- 血药浓度超标 + 无法明确暴露意图 → 确诊。
- 鉴别重点:
- 排除自杀意图(精神科评估)及意外暴露(环境调查)。
- 紧急干预阈值:
- 卡马西平血药浓度>25 μg/mL 或 QRS>120 ms → 立即血液净化。
- 血氨>150 μmol/L → 启动肝保护治疗。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
- 《UpToDate临床指南:抗癫痫药物中毒管理》
- 《神经危重症护理(Neurocritical Care)》药物毒性专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