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栓塞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Unspecified Embolisation, as mode of injury or harm

更新时间:2025-06-18 20:18:11
编码PL11.2Z

关键词

索引词Embolisation, as mode of injury or harm、未特指的栓塞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栓塞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介入治疗引起的栓塞、空气注射作为损伤的方式、栓塞现象作为损伤的方式
缩写未特指栓塞、未特指-栓塞、UEIH、Unspecified-Embolic-Injury-or-Harm
别名不明栓塞伤害、未知栓塞损伤、未明确栓塞伤害、未详细说明栓塞伤害、未特指栓塞伤害、未指定栓塞损伤

未特指的栓塞作为损伤或伤害方式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CT肺动脉造影(CTPA)显示血管内充盈缺损(适用于肺栓塞)。
      • 多普勒超声证实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伴栓塞风险。
      •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造影(CTA)显示动脉/静脉系统阻塞(适用于非肺栓塞)。
    • 病理学证据
      • 手术/尸检发现血管内栓子(血栓、脂肪、空气等)阻塞。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征(肺栓塞典型症状)。
      •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栓塞)或急性肢体缺血(动脉栓塞)。
    • 实验室指标
      • D-二聚体≥500 μg/L(敏感性>90%,特异性低)。
      • 动脉血气分析:PaO₂<60 mmHg伴呼吸性碱中毒。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
      • Wells评分≥4分(中高危肺栓塞)
      • D-二聚体阳性+至少2项典型症状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影像学检查
    │ ├─ CTPA(肺栓塞首选)
    │ ├─ 下肢静脉超声(排查DVT)
    │ └─ 脑部MRI(疑似脑栓塞)
    ├─ 实验室检查
    │ ├─ D-二聚体
    │ ├─ 动脉血气分析
    │ └─ 凝血功能全套
    └─ 功能评估
    ├─ 心电图(右心负荷征)
    └─ 超声心动图(右室扩张)

  2. 判断逻辑

    • CTPA阳性:直接确诊肺栓塞,需评估栓塞范围(中央型/外周型)。
    • D-二聚体阴性:基本排除急性栓塞(敏感性>98%)。
    • 超声心动图示右室扩大:提示大面积栓塞,需紧急溶栓。
    • 下肢静脉超声阳性:明确栓子来源,指导抗凝疗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D-二聚体

    • ≥500 μg/L:提示血栓形成,但创伤/肿瘤/感染亦可升高。
    • 动态监测:治疗后下降>50%提示抗凝有效。
  2. 动脉血气分析

    • PaO₂<60 mmHg + PaCO₂<35 mmHg:符合Ⅰ型呼衰,提示肺栓塞。
    •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₂)>30 mmHg:敏感度达85%。
  3. 凝血功能

    • INR>1.5:需调整抗凝药物剂量(华法林目标值2.0-3.0)。
    • 纤维蛋白原<1.5 g/L:警惕出血风险。
  4. 心肌损伤标志物

    • 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右心室心肌损伤(死亡率增加3倍)。
    • BNP>100 pg/ml:右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

四、总结

  • 诊断核心:CTPA是肺栓塞金标准,超声/MRI用于特殊部位栓塞。
  • 实验室筛查:D-二聚体阴性可安全排除,阳性需结合影像学确认。
  • 风险评估:Wells评分、Geneva评分指导分层诊疗,超声心动图评估预后。

参考文献

  1. 2023 ESC急性肺栓塞诊断与管理指南
  2. ACCP抗栓治疗指南(第11版)
  3. 《中华医学杂志》血管栓塞性疾病诊疗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