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暴露于材料的起火或焚毁的故意自害Intentional self-harm by exposure to ignition or melting of material
编码PC82
关键词
索引词Intentional self-harm by exposure to ignition or melting of material、通过暴露于材料的起火或焚毁的故意自害、通过暴露于高度易燃材料的起火或焚毁环境下的故意自害、通过暴露于睡衣材料的起火或焚毁环境下的故意自害、通过暴露于服装材料的起火或焚毁环境下的故意自害
别名因接触燃烧物而自伤、通过暴露于燃烧材料的自残、故意暴露于火灾环境下的自害、通过接触火焰或熔化物质的自损行为、因点燃或融化物品导致的自伤、通过接触易燃材料引发火灾的自残行为、故意暴露于着火或融化的材料中自伤、因点燃睡衣或衣物自伤、通过点燃服装材料的自残行为、因暴露于高度易燃材料的起火环境下的自害
通过暴露于材料的起火或焚毁的故意自害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史与行为动机:明确患者有故意将自己置于可燃材料燃烧或熔化环境中的行为,且动机为自伤。
- 临床表现:存在典型的烧伤症状和体征,如皮肤红斑、水泡、焦痂等,并伴有疼痛、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反应。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心理社会因素:
- 存在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
- 生活中存在重大应激事件(如失业、丧亲、家庭暴力等)。
- 媒体报道类似事件的曝光历史。
- 病理生理机制:
- 疼痛耐受性降低。
- 决策能力受损。
- 心理社会因素: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初步诊断。
- 若无明确行为动机,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烧伤症状和体征)。
- 心理评估结果支持故意自伤行为。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
- 异常意义:显示肺部浸润影,提示吸入性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CT扫描:
- 异常意义:评估深部组织损伤程度,如肌肉、骨骼等。
- 胸部X线:
-
心理评估:
- 心理量表(如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
- 异常意义: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确认是否存在精神障碍。
- 访谈:
- 判断逻辑:通过详细的访谈了解患者的动机、生活背景及心理状态,进一步确认自伤行为。
- 心理量表(如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
-
烧伤深度评估:
- Lund-Browder图表:
- 异常意义:评估烧伤面积和深度,指导治疗方案。
- 激光多普勒成像:
- 异常意义:用于评估烧伤区域的血流情况,预测愈合潜力。
- Lund-Browder图表:
-
流行病学调查:
- 暴露史追溯:
- 判断逻辑:明确可疑物质接触史,增强诊断指向性。
- 暴露史追溯: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液检查:
- 电解质失衡:
- 高钾血症(>5.0 mmol/L):提示严重烧伤后的细胞破坏。
- 低钠血症(<135 mmol/L):提示液体丢失或摄入不足。
- 白细胞计数升高:
- WBC >10,000/μL:提示全身炎症反应。
- C反应蛋白(CRP)显著升高:
- CRP >50 mg/L:提示细菌感染或严重炎症反应。
- 血沉(ESR)升高:
- ESR >20 mm/h:非特异性炎症活动标志,需结合其他指标。
- 电解质失衡:
-
动脉血气分析:
- 低氧血症:
- PaO2 <80 mmHg:提示肺功能受损。
- 代谢性酸中毒:
- pH <7.35,HCO3- <22 mmol/L:提示组织缺氧和乳酸堆积。
- 低氧血症:
-
尿液检查:
- 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 Cr >1.2 mg/dL,BUN >20 mg/dL:提示肾功能受损。
- 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
心电图:
- 心律失常:
- 房颤、室性早搏:提示心脏功能受损。
- 心律失常: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明确的行为动机和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心理评估和流行病学调查。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评估深部组织损伤)、心理评估(确认动机)和烧伤深度评估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电解质失衡、炎症标志物和心肺功能指标。
权威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 (ICD-11) 官方指南及相关医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