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胃肠道、腹部或腹壁操作Gastrointestinal, abdominal, or abdominal wall procedure associated with injury or harm, endoscopic approach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PK80.32

关键词

索引词Gastrointestinal, abdominal, or abdominal wall procedure associated with injury or harm, endoscopic approach、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胃肠道、腹部或腹壁操作
缩写内镜入路胃肠操作、内镜入路腹腔操作、内镜入路腹壁操作
别名内镜下胃肠道手术并发症、内镜下腹部手术并发症、内镜下腹壁手术并发症、内镜检查引起的胃肠道损伤、内镜检查引起的腹部损伤、内镜检查引起的腹壁损伤

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胃肠道、腹部或腹壁操作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内镜检查直接观察到损伤:通过内镜检查直接观察到穿孔、出血或其他损伤。
    • 影像学证据:X线平片显示游离气体,CT扫描显示腹腔内积液、血肿、穿孔等异常。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疼痛:突发剧烈腹痛,通常位于受损部位,可迅速加重。
      • 出血:呕血、黑便或鲜红色血便,严重时可伴有休克迹象。
      • 感染征象:发热、寒战,提示可能存在继发性感染。
      • 恶心呕吐:术后早期出现,可能由于胃肠道刺激或梗阻引起。
    • 体征
      • 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提示可能存在内脏穿孔或炎症反应。
      • 局部压痛:受损部位明显的压痛点。
      • 腹腔积液: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腹腔内液体积聚。
      • 出血表现:皮肤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内镜或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如突发剧烈腹痛、呕血/黑便)。
      • 实验室检查异常(如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X线平片
      • 异常意义:显示游离气体,提示胃肠穿孔。
      • 判断逻辑:适用于急性腹痛患者,尤其是怀疑穿孔的情况。
    • CT扫描
      • 异常意义:显示腹腔内积液、血肿、穿孔等异常。
      • 判断逻辑:适用于需要详细评估损伤范围和程度的情况,特别是当X线平片结果不明确时。
  2. 内镜检查

    • 异常意义:直接观察到穿孔、出血或其他损伤。
    • 判断逻辑:适用于疑似内镜操作引起的损伤,可以明确损伤的具体位置和程度。
  3. 超声检查

    • 异常意义:显示腹腔内积液、血肿等异常。
    • 判断逻辑:适用于急诊情况下快速评估腹腔内情况,尤其在无法进行CT扫描时。
  4. 血液检查

    • 白细胞计数
      • 异常意义: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存在感染。
      • 判断逻辑:适用于评估是否存在感染。
    • 血红蛋白水平
      • 异常意义: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提示出血。
      • 判断逻辑:适用于评估出血的程度。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液检查

    • 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存在感染(正常值:4,000-10,000/μL)。
    • 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提示出血(男性正常值:13.5-17.5 g/dL;女性正常值:12.0-15.5 g/dL)。
    • 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炎症反应(正常值:<0.5 mg/dL)。
    •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可能提示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正常值:150,000-450,000/μL)。
  2. 生化指标

    • 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提示内环境失衡(钠正常值:135-145 mmol/L;钾正常值:3.5-5.0 mmol/L)。
    • 肝功能异常:如ALT、AST升高,提示肝脏受损(ALT正常值:7-56 U/L;AST正常值:10-40 U/L)。
  3. 凝血功能检查

    • 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功能障碍(正常值:11-13秒)。
    •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因子缺乏或抑制(正常值:25-35秒)。
  4. 尿常规

    • 尿潜血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肾脏损伤或血尿(正常值:阴性)。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内镜检查或影像学证据,结合典型症状及体征。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如X线平片、CT扫描)和内镜检查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血液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检查。

权威依据:《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规范》、《内科学》教材及相关医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