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上切迹Suprasternal notch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A8RA2

核心定义

Suprasternal Notch(胸骨上切迹)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胸骨上切迹位于胸骨柄(manubrium)的上缘中央,呈浅凹状凹陷,处于锁骨内侧端的正下方。
  • 重要毗邻
    • 上方:紧邻锁骨内侧端,距离锁骨下缘约 2-3 厘米
    • 下方:直接连接胸骨柄,下方为胸骨角(与第二肋软骨相连)。
    • 两侧:两侧为胸锁关节(sternoclavicular joints),胸锁乳突肌在此处附着。
    • 深部结构:后方紧邻气管上段、主动脉弓的起始部及膈神经。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 表面解剖学标志,是头颈部体表定位的重要解剖标志。
  • 功能
    • 作为体表定位标志,用于临床检查(如气管触诊、血管定位)和手术入路的参考。
    • 为周围组织(如气管、血管)提供解剖空间支持。
3. 组织结构
  • 构成:由胸骨柄的骨组织形成,表面覆盖皮肤、皮下脂肪及浅筋膜。
  • 周围结构
    • 肌肉:胸锁乳突肌、颈阔肌。
    • 血管:颈前静脉在此处汇入锁骨下静脉,颈总动脉分支可能邻近。
    • 神经:膈神经、迷走神经等可能经过附近。
4. 功能与作用
  • 临床功能
    • 定位标志:用于定位气管(正对切迹下方)、主动脉弓(经胸骨上窝超声检查)。
    • 检查用途:触诊气管位置是否偏移(如肺不张、纵隔移位)。
    • 手术路径:部分颈部手术(如气管切开术)或血管穿刺的体表定位参考。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1. 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显著肿大时可能压迫胸骨上切迹区域,导致局部隆起。
    2. 纵隔炎或感染:感染可能引起胸骨上切迹周围红肿、压痛。
    3. 气管偏移:肺部病变(如气胸、肿瘤)或纵隔肿瘤可能导致气管向切迹方向偏移。
    4. 主动脉病变:主动脉弓异常(如动脉瘤)可通过胸骨上窝超声评估。
  • 治疗方法
    • 感染:抗生素治疗或手术引流(如纵隔脓肿)。
    • 甲状腺肿大: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
    • 气管偏移:针对原发病(如肺炎、肿瘤)进行治疗。
  • 临床操作
    • 超声检查:经胸骨上窝进行主动脉弓、心脏大血管的超声成像。
    • 穿刺路径:如心包穿刺时的体表定位参考。
6. 常见误区
  • 误区 1:将胸骨上切迹与胸骨角混淆。胸骨角位于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处(第二肋软骨水平),而非上切迹。
  • 误区 2:认为胸骨上切迹是功能器官。实际上,它仅为解剖标志,无主动生理功能。
  • 误区 3:定位错误导致临床操作失误。需结合锁骨和胸骨柄准确辨识其位置。

参考文献

  1. Gray's Anatomy for Students (5th Edition), Elsevier, 2021.
    • 描述胸骨上切迹的解剖位置及临床意义。
  2. 解剖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7)。
    • 规范化中文术语定义。
  3. Clinical Anatomy by Regions (11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2019.
    • 强调胸骨上切迹在体表定位和手术中的应用。

通过以上描述,可全面理解胸骨上切迹的解剖学意义及其临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