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抗原疫苗Brucella antigen vaccines
编码XM7RX8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生物制品(菌苗类疫苗) - 来源与性状
布鲁氏菌病抗原疫苗是通过对布鲁氏菌属细菌进行减毒或灭活处理制备的免疫制剂。历史上使用的人用活菌苗(如BA-19和104M)因毒力返强风险已停用,目前兽用疫苗为主流,包括牛型19号弱毒活菌苗、羊型ReV1弱毒活菌苗、羊型5号(M)弱毒活菌苗和猪型2号(S)弱毒活菌苗。近年来研发的基因缺失活疫苗(如RM6株)通过定向敲除毒力基因提升安全性,适用于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兽用疫苗需在兽医指导下使用,因涉及活菌操作需严格遵循生物安全规范,但未列入麻醉、精神或毒性药品管制范畴。 - 临床价值
首选药(F)。疫苗是布鲁氏菌病防控的核心手段,通过免疫动物群体降低人畜共患风险,尤其在畜牧业密集区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公共卫生价值。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预防布鲁氏菌病传播:通过免疫牛、羊等易感动物,显著降低动物流产、死胎及泌乳系统感染,阻断病原体向人类传播的链条。
- 群体免疫建立:大规模接种可有效控制布鲁氏菌在畜群中的流行,减少环境病原体负荷。
- 新型疫苗应用:基因缺失活疫苗(如RM6株)免疫期达12个月,安全性优于传统减毒株,适用于高流行区强化免疫。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局部反应:接种部位红肿、硬结(常见于活疫苗)。
- 全身反应:短暂发热、食欲减退(多自行缓解)。
- 过敏风险:罕见过敏性休克,需备急救措施。
-
禁忌与风险
- 禁忌:妊娠动物、免疫缺陷个体禁用活疫苗;疫苗操作人员需避免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活菌。
- 生物安全风险:活疫苗存在环境扩散可能,需严格处理接种废弃物。
- 毒力返强:传统减毒株存在基因稳定性争议,新型基因缺失疫苗安全性更优。
重要提示:布鲁氏菌病抗原疫苗主要用于动物免疫,人类感染需通过抗生素治疗(如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任何疑似感染或暴露史者应尽早就医,由专业医师评估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 农业农村部《新兽药注册证书》公告(2025年)
- 《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及兽用疫苗研发文献
- 人畜共患病防控指南(202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