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醛固酮过多症Unspecified Hyperaldosteronism

更新时间:2025-06-18 23:24:36
编码5A72.Z

关键词

索引词Hyperaldosteronism、未特指的醛固酮过多症、醛固酮过多症
缩写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综合征
别名Conn-综合症、原发性高醛固酮血症

未特指的醛固酮过多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生化证据
      • 血浆醛固酮水平持续升高(立位>15 ng/dL 或卧位>8 ng/dL)
      • 血浆肾素活性显著抑制(<1.0 ng/mL/h)
      • 醛固酮/肾素比值(ARR)>30(PAC单位:ng/dL;PRA单位:ng/mL/h)
    • 排除明确病因
      • 影像学(CT/MRI)未发现肾上腺腺瘤或单侧增生
      • 基因检测排除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H-I/FH-II)
      • 无肾动脉狭窄、心衰等继发性诱因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难治性高血压(≥3种降压药仍>140/90 mmHg)
      • 自发性低钾血症(血钾<3.5 mmol/L)
      • 多尿/夜尿增多伴代谢性碱中毒(血pH>7.45,HCO₃⁻>28 mmol/L)
    • 功能试验阳性
      • 盐水负荷试验后醛固酮>10 ng/dL
      • 卡托普利试验后ARR>30
  3. 诊断阈值

    • 确诊:必须条件全部满足
    • 高度疑似:满足生化证据+任意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ARR检测) A --> C(血钾监测) B --> D{ARR>30?} D -->|是| E[确诊试验] D -->|否| F[排除诊断] E --> G(盐水负荷试验) E --> H(卡托普利试验) G & H --> I{阳性?} I -->|是| J[分型检查] I -->|否| K[其他内分泌评估] J --> L(肾上腺CT/MRI) J --> M(肾上腺静脉采血-AVS) J --> N(基因检测)

  2. 判断逻辑

    • ARR筛查
      • 首筛指标,>30提示自主醛固酮分泌
      • 需在停用β阻滞剂/利尿剂4周后检测
    • 确诊试验
      • 盐水负荷试验:静脉输注2L生理盐水后醛固酮>10 ng/dL为阳性
      • 卡托普利试验:口服50mg后醛固酮下降<30%为阳性
    • 分型检查
      • CT/MRI:鉴别腺瘤(单侧>1cm)与增生(双侧弥漫)
      • AVS:分侧取血醛固酮比值>4提示单侧病变
      • 基因检测:CYP11B1/B2嵌合基因诊断FH-I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醛固酮-肾素系统

    • ARR>30:强烈提示原发性醛固酮自主分泌
    • 肾素活性<0.5 ng/mL/h:排除继发性病因的关键指标
  2. 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 血钾<3.0 mmol/L:需紧急补钾,提示严重排钾效应
    • HCO₃⁻>32 mmol/L:代谢性碱中毒,需监测心律失常风险
  3. 尿液检查

    • 24h尿醛固酮>12 μg:直接反映激素过量分泌
    • 尿钾>30 mmol/L(伴低血钾):证实肾性失钾
  4. 功能试验解读

    • 盐水试验后醛固酮>6 ng/dL:可能为双侧增生
    • AVS对侧/同侧比值<1:提示操作失败需重复
  5. 其他指标

    • HLA-B27阳性+关节炎:提示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病变
    • ACTH/cortisol异常:需排除库欣综合征合并症

四、总结

  • 诊断核心:ARR筛查→功能试验确诊→影像/AVS分型→排除继发因素
  • 关键鉴别:未特指型需满足"生化异常+无明确结构/遗传病因"
  • 治疗指向:双侧病变首选螺内酯,单侧病变考虑肾上腺切除

参考文献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20版)》
《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14th Ed.
ESUR指南(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