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神经鞘脂贮积症Other specified Sphingolipid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23:11:57
编码5C56.0Y

关键词

索引词Sphingolipidosis、其他特指的神经鞘脂贮积症、黏脂贮积症4型、唾液脂质、黏脂质储积症4型、脂质过多症4型、酸性β-葡萄糖苷酶缺乏症、葡糖脑苷脂酶缺乏症、葡萄糖神经酰胺β-葡萄糖苷酶缺乏症、葡糖脑苷沉积病、脑苷脂沉积综合征、戈谢病、戈谢病1型、非脑性青少年戈谢病、成人戈谢病、戈谢病2型、急性神经病理性戈谢病、婴儿脑戈谢病、婴儿戈谢病、脑急性戈谢病、戈谢病3型、大脑少年和成人形式的戈谢病、慢性神经病理性戈谢病、亚急性神经病理性戈谢病、少年戈谢病、Norrbotnian型戈谢病、戈谢病-眼肌麻痹-心血管钙化、心血管戈谢病、戈谢病3C型、戈谢样病、围生期致命性戈谢病、胎儿戈谢病、火棉胶型戈谢病、鞘脂激活蛋白C缺乏引起的非典型戈谢病、高歇氏脾大、多硫酸酯酶缺乏症、多发性硫酸脂酶缺乏症、少年硫苷脂,奥斯汀型、奥斯汀病、尼曼-皮克病、神经鞘磷脂酶缺乏、尼曼-皮克病A型、尼曼-皮克病B型、尼曼-皮克病C型、胆固醇转运蛋白缺乏、尼曼-皮克病C型,严重围生期、尼曼-皮克病C型,严重的早期婴儿神经系统发病、尼曼-皮克病C型,晚期婴儿神经系统发病、尼曼-皮克病C型,幼年神经系统发病、尼曼-皮克病C型,经典形式、尼曼-皮克病C型,成人神经系统发病、法伯病、法伯氏脂肪肉芽肿病、神经酰胺酶缺乏症、弥散性脂肪肉芽肿病、法韦尔病、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酸性酯酶缺乏症、沃尔曼病、胆固醇酯储存病、CESD[胆固醇酯贮存病]、胆固醇酯沉积病、鞘脂激活蛋白原缺乏引起的脑病、结合前列腺素缺乏症
别名神经鞘脂病、鞘脂沉积病

其他特指的神经鞘脂贮积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酶活性测定
      • 特定溶酶体酶活性显著降低(如β-葡萄糖苷酶<15%正常值,或α-半乳糖苷酶A<5%正常值)。
    • 基因检测
      • 检出相关致病基因突变(如GBA基因突变致戈谢病,GLA基因突变致法布里病)。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神经系统退行性表现
      • 进行性认知障碍或发育倒退(≥6个月持续恶化)。
      • 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共济失调或肌阵挛)。
    • 多系统受累证据
      • 肝脾肿大(影像学证实肝脏/脾脏体积>正常值2倍)。
      • 至少一项特征性体征(如黄斑区樱桃红点、血管角化瘤)。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实验室指标
      • 骨髓穿刺检出"贮积细胞"(如戈谢细胞)。
      • 脑脊液总蛋白>45 mg/dL(提示血脑屏障破坏)。
    • 影像学特征
      • MRI显示脑白质异常信号(T2/FLAIR高信号)或基底节钙化。
      • 骨骼X线见"Erlenmeyer烧瓶样畸形"(股骨干骺端膨大)。
    •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中任意一项 + "必须条件"中≥2项即可确诊。
      • 若无金标准证据,需同时满足:
      • 所有"必须条件" + ≥3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酶活性测定] A --> C[血常规/生化] A --> D[腹部超声] B --> E[基因检测] C --> F[骨髓穿刺] D --> G[MRI/CT] G --> H[神经系统评估] E --> I[家系验证]

  2. 判断逻辑

    • 酶活性测定
      • 优先检测与临床表现最匹配的酶(如肝脾肿大→β-葡萄糖苷酶)。
      • 活性<正常值20%提示高危,需结合基因检测。
    •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发现肝脾肿大→指向贮积性病变。
      • MRI白质病变+基底节钙化→支持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 基因检测
      • 先证者检出致病突变→需家系验证确认遗传模式。
      • 阴性结果不排除诊断(需扩大检测panel)。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酶活性测定

    • β-葡萄糖苷酶活性<15%
      • 戈谢病确诊标志,需启动酶替代治疗(ERT)。
    • α-半乳糖苷酶A活性<5%
      • 法布里病特异性指标,提示肾/心并发症风险。
  2. 血液学指标

    • 血小板<100×10⁹/L + 贫血
      • 骨髓浸润征象,需评估脾功能亢进。
    • ANGPTL3升高>200%
      • 法布里病血管损伤标志,需心肾监测。
  3. 脑脊液检查

    • 总蛋白>60 mg/dL
      • 提示进展性脱髓鞘病变,需神经保护治疗。
  4. 基因检测

    • 致病突变检出
      • 确诊依据,指导生育干预及家族筛查。
    • 意义未明突变(VUS)
      • 需结合酶活性与临床表型综合判断。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疑诊阶段
    • 神经系统退行症状 + 肝脾肿大 → 初步酶活性筛查。
  2. 确诊阶段
    • 酶活性显著降低 → 靶向基因检测。
  3. 分型阶段
    • MRI/骨髓穿刺 → 明确亚型及并发症。

参考文献

  • ACMG《溶酶体贮积症诊断指南》(2023)
  • UpToDate《神经鞘脂贮积症管理共识》
  • Lancet Neurology《神经退行性代谢病诊疗进展》(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