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缺陷Unspecified Inborn errors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更新时间:2025-06-18 19:08:23
编码5C51.Z

关键词

索引词Inborn errors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未特指的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缺陷、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缺陷、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遗传性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
缩写未特指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缺陷
别名先天性糖代谢缺陷、遗传性糖代谢缺陷、先天性糖代谢障碍、遗传性糖代谢障碍、先天性糖代谢异常、遗传性糖代谢异常、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病、遗传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病、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遗传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

未特指的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缺陷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酶活性检测异常
      • 肝组织活检或分子检测证实特定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酶活性显著降低(<正常参考值的20%)。
      • 基因检测发现与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相关的致病性突变(如GALT、G6PC等基因)。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出现喂养困难、反复呕吐、低血糖发作(血糖<2.8 mmol/L)。
      • 持续性肝肿大(超声显示肝右叶斜径>年龄正常值上限)。
      • 发育迟滞(身高/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第3百分位)。
    • 生化异常
      • 空腹低血糖(<3.0 mmol/L)伴乳酸酸中毒(血乳酸>2.5 mmol/L)。
      • 尿液中检出还原物质阳性(需排除其他糖代谢异常疾病)。
  3.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
    • 高度疑似(无酶活性/基因检测条件时):需同时满足以下3项:
      • 典型临床表现(至少2项核心症状)。
      • 生化异常(至少2项)。
      • 排除其他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症)。

二、辅助检查

  1. 生化代谢评估

    • 空腹血糖与动态监测
      • 判断逻辑:反复低血糖(尤其餐后4小时)提示碳水化合物利用障碍。
    • 血乳酸与酮体检测
      • 判断逻辑:乳酸升高(>3 mmol/L)伴低酮体提示糖异生缺陷。
  2.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
      • 异常意义:肝肿大合并脂肪浸润(肝实质回声增强)提示代谢贮积。
    • 脑部MRI
      • 判断逻辑:基底节对称性T2高信号提示代谢毒性脑损伤。
  3. 功能学检测

    • 葡萄糖负荷试验
      • 判断逻辑:血糖曲线异常(如峰值延迟、持续低值)提示糖代谢紊乱。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核心代谢指标

    • 血糖(参考值3.9-6.1 mmol/L):
      • <3.0 mmol/L需警惕代谢缺陷,<2.2 mmol/L可致脑损伤。
    • 血乳酸(参考值0.5-2.2 mmol/L):
      • 2.5 mmol/L提示酸中毒,>5 mmol/L提示危重症。

  2. 尿液分析

    • 还原物质阳性(Clinitest法):
      • 需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别具体糖类(如半乳糖、果糖)。
  3. 酶活性检测

    • 肝组织酶活性(如葡萄糖-6-磷酸酶):
      • 活性<20%正常值可确诊糖原贮积症相关类型。
  4. 基因检测

    • 全外显子组测序
      • 检出已知致病突变(如PYGL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可明确分子诊断。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酶活性检测或基因检测,尤其对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病例。
  • 辅助检查应系统评估代谢状态(血糖/乳酸动态监测)与器官损伤(肝/脑影像)。
  • 实验室异常需动态观察:餐前/餐后血糖波动、乳酸升降趋势比单次检测更具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遗传代谢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2. ICD-11 5C51.Z代谢紊乱分类标准
  3. ACMG遗传代谢病诊断共识(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