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继发性腹膜炎Unspecified Secondary peritonit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4:25:34
编码DC50.1Z

关键词

索引词Secondary peritonitis、未特指的继发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
缩写未特指继发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NOS
别名Secondarily-Peritonitis-NOS、Secondary-Peritonitis-Not-Specified、继发性腹膜炎未特指

未特指的继发性腹膜炎 (DC50.1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腹腔穿刺液检查阳性
      • 脓性液体(白细胞计数 >500/μL)且细菌培养阳性(需氧+厌氧培养)。
      • 革兰染色检出混合菌群(需含革兰阴性杆菌)。
    • 影像学确诊穿孔
      • CT扫描显示游离气体、脏器壁缺损或造影剂外渗。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腹膜刺激征
      • 全腹压痛、反跳痛(≥2个象限)伴肌卫/板状腹。
    • 全身炎症反应
      • 体温 >38℃或 <36℃ + 心率 >90次/分 + WBC >12×10⁹/L或<4×10⁹/L。
    • 明确继发诱因
      • 近期腹部手术史/外伤史,或影像学证实腹腔内原发病(如肠梗阻、脏器穿孔)。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实验室阈值
      • CRP >100 mg/L(敏感性85%)
      • 降钙素原 >2 ng/mL(特异性92%)
    • 高风险临床表现
      • 肠鸣音消失 + 进行性腹胀(24小时内腹围增加 >5cm)
      •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与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侵入性操作]

B --> B1[血常规] B --> B2[炎症标志物
CRP/PCT] B --> B3[肝肾功能] B --> B4[动脉血气]

C --> C1[立位腹平片] C --> C2[腹部超声] C --> C3[腹部CT]

D --> D1[诊断性腹腔穿刺] D --> D2[腹腔灌洗]

判断逻辑:

  1. 血常规

    • WBC >12×10⁹/L且中性粒>80% → 支持细菌感染
    • 血小板<100×10⁹/L → 提示脓毒症进展
  2. 影像学阶梯策略

    • 首选超声:快速筛查游离液体(敏感性75%)
    • 阴性/不确定时
      • 立位腹平片:膈下游离气体(特异性98%)
      • 增强CT:评估穿孔位置/脓肿形成(金标准)
  3. 腹腔穿刺关键点

    • 穿刺液分析 指标 阳性标准 意义
      外观 浑浊/脓性 感染性腹膜炎
      淀粉酶 >1000 U/L 肠穿孔/胰腺炎
      胆红素 >5mg/dL 胆道穿孔

三、实验室检查异常意义

  1. 炎症标志物

    • CRP >100 mg/L
      • 提示严重腹腔感染,需紧急手术干预
    • PCT >10 ng/mL
      • 预示感染性休克风险,需ICU监护
  2. 电解质与血气

    • 代谢性酸中毒(pH<7.3)
      • 组织灌注不足 → 扩容+血流动力学支持
    • 乳酸 >4 mmol/L
      • 肠缺血坏死 → 需急诊剖腹探查
  3. 肝肾功能

    • 肌酐升高+少尿
      • 脓毒症肾损伤 → 启动肾脏保护策略
    • ALT/AST >3倍上限
      • 继发肝脓肿 → 追加肝脏影像学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确诊路径
    • 腹膜刺激征 + 影像学穿孔证据 → 直接手术
    • 腹膜刺激征 + 腹腔穿刺阳性 → 确诊感染性腹膜炎
  2. 预警指标
    • PCT>2 ng/mL + 乳酸>2 mmol/L → 提示脓毒症高风险
  3. 禁忌延误
    • 板状腹 + 低血压 → 需90分钟内完成手术准备

参考文献

  • 《外科急腹症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 WSES《复杂性腹膜炎国际共识》(2023)
  • 《腹腔感染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