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肛裂或肛瘘Unspecified Fissure or fistula of anal regions

更新时间:2025-06-19 04:50:57
编码DB50.Z

关键词

索引词Fissure or fistula of anal regions、未特指的肛裂或肛瘘、肛裂或肛瘘
缩写WeiTegiDeGanLieHuoGanLou、WTGHLHG
别名未特指肛区裂口或瘘管、未明确肛裂或肛瘘

未特指的肛裂或肛瘘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意义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手术探查/病理活检:术中直接观察瘘管走向及内口位置,或活检组织学证实慢性炎症肉芽组织形成。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组合
      • 肛裂三联征(裂口 + 前哨痔 + 肛乳头肥大)
      • 肛瘘三联征(瘘管外口 + 脓性分泌物 + 条索状硬结)
    • 体征客观证据
      • 指诊触及瘘管走行或内口凹陷(Goodsall定律验证)
      • 肛门镜直视裂口深度≥2mm或见内口
  3.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疼痛模式:排便时刀割样疼痛→缓解→痉挛性疼痛(慢性肛裂特征)
    • 影像学证据:MRI/腔内超声显示瘘管贯穿括约肌(Park分型)
    • 排除标准
      • 无克罗恩病、结核、肿瘤等继发病因(需结肠镜/活检证实)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视诊:肛裂位置/前哨痔) A --> B2(指诊:瘘管硬结/内口触痛) A --> B3(肛门镜:裂口深度/内口脓液)

B1 --> C[简单肛裂] B2 --> D[疑似肛瘘] B3 --> E[复杂病变]

D --> F1(探针检查:瘘管走向) D --> F2(亚甲蓝注射:内口定位) E --> F3(麻醉下探查)

F1 --> G[影像学确诊] F2 --> G F3 --> G

G --> H1(MRI:括约肌关系评估) G --> H2(腔内超声:瘘管分层) G --> H3(瘘管造影:分支显示)

判断逻辑说明

  1. 探针检查

    • 阳性:探针从外口直达内口(确诊单纯性肛瘘)
    • 阴性需转影像学(提示弯曲/复杂瘘管)
  2. MRI评估要点

    • T2压脂序列:高信号瘘管 + 低信号纤维化
    • 括约肌侵犯
      • 低位瘘:仅穿皮下括约肌
      • 高位瘘:涉及耻骨直肠肌
  3. 腔内超声分级

    • Ⅰ级:黏膜下瘘 → 保守治疗
    • Ⅳ级:跨括约肌瘘 → 需挂线术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结果 临床意义
血常规 WBC > 10×10⁹/L + 中性粒↑ 提示急性感染(脓肿形成风险)需紧急引流
CRP > 20 mg/L 持续升高预示瘘管活动性炎症,术后复发预警
便培养 大肠杆菌/厌氧菌阳性 指导抗生素选择(如甲硝唑+喹诺酮类)
组织病理 肉芽组织+巨细胞反应 排除结核/Crohn病(需加做抗酸染色)
血清钙卫蛋白 > 250 μg/g 提示肠道炎症活动(需结肠镜排查继发病因)

四、诊断流程核心要点

  1. 简单肛裂:视诊三联征 + 肛门镜即可确诊
  2. 疑似肛瘘:必须完成"双确认":
    • 体格检查(Goodsall定律) + MRI/超声
  3. 复杂性病变:需三联评估:
    • 麻醉下探查 + MRI三维重建 + 病理活检

参考文献

  • 《结直肠外科学》(Gordon PH, 2007)
  • ASCRS肛瘘诊治指南(2016)
  • 《胃肠病学》(Sleisenger, 11ed)肛周疾病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