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Anal fistula
编码DB50.1
关键词
索引词Anal fistula、肛瘘、阿林讷姆氏溃疡、阿林厄姆溃疡、肛周瘘 [possible translation]、肛周瘘
同义词Allingham ulcer、perianal fistula、fistula in ano
缩写AF
别名肛门直肠瘘、肛瘘病、瘘管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病程分级
ME24.91慢性ME24.91急性肛瘘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肛瘘是一种异常交通,中空管道,内衬肉芽组织,连接肛管内的主要开口(内口)和会阴皮肤的次要开口(外口)。这些管道通常由先前存在的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在愈合过程中,脓腔逐渐缩小,但如果没有完全愈合,就可能形成迂曲的腔道,导致慢性感染性管道的持续存在。肛瘘可以是单纯性的,即只有一个瘘管;也可以是复杂性的,即有多个瘘管和分支。
病因学特征
-
肛门直肠脓肿:
- 肛瘘最常见的原因是肛门直肠脓肿。当脓肿自行破溃或通过手术切开排脓后,如果脓腔未能完全愈合,残留的炎症组织和脓液会导致瘘管的形成。
-
肛门直肠损伤:
- 任何导致肛门直肠区域组织损伤的情况,如手术、外伤或器械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肛瘘的发生。这种情况下,组织修复过程中的异常愈合可能会形成瘘管。
-
反复肛裂:
- 长期未治疗或反复发作的肛裂也可能导致肛瘘。肛裂引起的局部炎症和感染可穿透肛管壁,形成瘘管。
-
其他疾病:
- 其他疾病如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结核病等免疫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也可能是肛瘘的潜在原因。这些疾病会导致局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进而形成瘘管。
-
解剖因素:
- 某些患者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如肛窦位置较低或肛管括约肌薄弱,更容易发生肛瘘。
病理机制
-
脓肿形成与破溃:
- 肛门直肠脓肿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局部化脓性炎症。脓肿破溃后,脓液排出,但若未彻底清除感染源或愈合不良,残留的脓腔和肉芽组织将形成瘘管。
-
瘘管形成:
- 瘘管内衬有肉芽组织,其内壁不规则且易出血。瘘管的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瘘管壁不断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管道持续存在并可能进一步扩展。
-
感染与炎症:
- 持续的感染和炎症反应是肛瘘的重要特征。瘘管内的细菌和脓液不断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和流脓等症状。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流脓:瘘管的主要症状是肛周皮肤上的外口经常流出脓液,有时伴有血丝或粪便残渣。
- 疼痛:肛瘘患者常感到肛周区域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时或脓液排出时。
- 瘙痒:长期的分泌物刺激可引起肛周皮肤瘙痒和湿疹样改变。
- 全身症状:严重的肛瘘可能导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提示可能存在急性感染。
参考文献:
- 《外科学》
- 《临床肛肠病学》
- 《现代肛肠外科》
以上资料基于权威医学文献整理而成,旨在提供肛瘘的详细定义及其病因学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