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Anal fissure
编码DB50.0
关键词
索引词Anal fissure、肛裂、急性肛裂、急性肛门后裂 [possible translation]、急性肛门后裂、慢性肛裂
别名后窍裂伤、肛门口裂伤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病程分级
ME24.91慢性ME24.91急性肛裂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层发生的线性断裂或撕裂,通常发生在齿状线以下,形成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度大约0.5至1.0厘米,呈梭形或椭圆形。常见症状包括排便时剧烈疼痛和鲜红的肛门出血。肛裂多见于肛门后位或前位,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
病因学特征
- 解剖因素:
- 肛门区域特别是后位(靠近肛尾韧带)由于组织较硬且弹性差,易在排便过程中因机械性压力而发生撕裂。
-
便秘:
- 长期便秘导致的大便干结、过硬,在通过肛管时造成机械性损伤,是肛裂最常见的直接原因。
-
腹泻:
- 持续性的腹泻使得大便频繁排出,刺激肛门局部皮肤,逐渐形成溃疡面。
-
感染:
- 如肛窦炎等局部感染可向下扩散到肛管,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形成溃疡。
-
外伤:
- 除了便秘造成的伤害外,其他形式的外伤如分娩过程中也有可能造成肛裂。
-
括约肌痉挛:
- 括约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增加发生肛裂的风险。
-
肛管狭窄:
- 先天性或者后天形成的肛管结构异常也会使患者更容易出现肛裂问题。
-
其他因素:
- 包括但不限于激素水平变化、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也可能间接影响肛门健康状态,从而促进肛裂的发生。
病理机制
-
急性肛裂:主要是由一次性严重的机械性创伤引起,比如排便过程中用力过度导致肛管皮肤撕裂。初期表现为表浅的裂口,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并消除诱因,则有自行愈合的可能性。
- 慢性肛裂:当急性肛裂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或反复发作时,会转变为慢性状态。此时不仅裂口难以闭合,还可能伴有纤维化、瘢痕组织增生等问题,进一步加重病情复杂度,并可能导致并发症如肛瘘等严重后果。
临床表现
- 主要症状:排便时剧烈疼痛,随后短暂缓解后再出现长时间不适;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新鲜血便现象。
- 体征:检查可见肛门外缘存在明显裂口,周围组织可能出现红肿、触痛等症状。
- 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因为害怕疼痛而有意控制排便频率,反而加剧便秘情况,形成恶性循环。
以上内容基于现有的医学文献资料整理而成,具体诊断与治疗请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