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未特指的Unspecified Duodenitis due to external causes
编码DA51.5Z
关键词
索引词Duodenitis due to external causes、外部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未特指的、外部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
缩写外部原因十二指肠炎、外因性十二指肠炎
别名外部因素导致的十二指肠炎、未特指外部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
我将根据您提供的临床资料,严格遵循最新医学指南,为您编写"外部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和实验室参考值。首先需要查询最新权威指南,请稍候。
外部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DA51.5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内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
- 十二指肠黏膜组织活检显示炎症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上皮损伤或糜烂(异常率:70%-80%)。
- 直接病因证据:
- 明确暴露于致病因素(如NSAIDs用药史、酒精摄入记录、辐射治疗史或化学毒物接触证明)。
- 内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中上腹钝痛/烧灼感(餐后加重),伴恶心、呕吐或早饱感(发生率:70%-90%)。
- 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异常率:80%-90%)。
- 排除其他疾病:
- 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原发性十二指肠溃疡。
- 典型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影像学支持:
- X线钡餐造影显示黏膜粗糙或激惹征(异常率:50%-70%)。
- 实验室指标:
- 便潜血阳性(提示黏膜损伤,发生率:20%-40%)。
- 暴露史阈值:
- NSAIDs连续使用≥7天,或酒精摄入量≥40g/天持续1个月。
- 影像学支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内镜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胃十二指肠镜] B1 --> B11[黏膜充血/水肿评估] B1 --> B12[糜烂或溃疡活检] C --> C1[X线钡餐造影] C --> C2[腹部CT/MRI] C2 --> C21[排除肿瘤/胰腺炎] D --> D1[血常规] D --> D2[便常规+潜血] D --> D3[血清学检测]
判断逻辑:
- 内镜检查:
- 黏膜充血/糜烂直接提示炎症,活检病理确诊炎症类型及程度。
- X线钡餐:
- 黏膜粗糙或激惹征支持诊断,但阴性不排除疾病(敏感性约60%)。
- CT/MRI:
- 主要用于排除并发症(如穿孔)或继发病变(如肿瘤)。
- 便潜血:
- 阳性提示活动性黏膜损伤,需结合内镜评估出血源。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血常规 | 白细胞:4-10×10⁹/L | 白细胞↑提示急性炎症;贫血(Hb<120g/L)提示慢性失血。 |
便潜血 | 阴性 | 阳性提示黏膜糜烂/溃疡出血,需内镜进一步评估。 |
C反应蛋白(CRP) | <5 mg/L | >10 mg/L提示活动性炎症,>50 mg/L需警惕严重黏膜损伤。 |
血清胃泌素 | 15-105 pg/mL | 显著升高需排除胃泌素瘤(与本病关联弱)。 |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便潜血阳性:立即行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
- CRP持续升高:评估黏膜损伤程度,优化抗炎治疗(如停用NSAIDs)。
- 贫血(Hb↓):补充铁剂,排查慢性失血源。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内镜活检+明确致病暴露史,排除继发因素。
- 辅助检查:优先内镜评估黏膜损伤,影像学排除并发症。
- 实验室重点:监测便潜血、CRP及贫血指标,指导治疗调整。
参考文献:
- ICD-11临床指南(2023修订版)
- 世界胃肠病组织(WGO)《化学性胃肠损伤管理共识》
- 《中华医学杂志》胃肠功能障碍营养治疗指南(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