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未特指部位憩室病,未特指的Unspecified Diverticulosis of unspecified part of intestine

更新时间:2025-06-18 20:26:13
编码DD01.Z

关键词

索引词Diverticulosis of unspecified part of intestine、肠未特指部位憩室病,未特指的、肠未特指部位憩室病、憩室病、急性憩室病
缩写DD01-Z
别名肠憩室症、未定位肠憩室病、肠道憩室病、不明部位肠憩室病

肠未特指部位憩室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腹部CT增强扫描显示肠壁向外突出的囊袋状结构(憩室),伴或不伴周围脂肪条索征(敏感性90%-95%)。
      • 钡剂灌肠造影/CT结肠成像显示肠壁囊袋状突出影(开口朝向肠腔)。
    • 内镜直接证据
      • 结肠镜下直视憩室结构(需排除急性炎症期)。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左下腹或脐周钝痛(80%-90%无症状者除外)。
      • 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伴腹胀(30%-50%)。
      • 便血(暗红或鲜红色,15%-25%)。
    • 实验室指标
      • 血常规:白细胞>10×10⁹/L(伴憩室炎时70%-80%)。
      • CRP>50 mg/L(炎症活动时60%-70%)。
    • 体征支持
      • 局部压痛(60%-80%)、肠鸣音异常(40%-60%)。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内镜证据,需同时满足:
      • ≥2项典型临床表现 + CRP>50 mg/L + 局部压痛。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mermaid graph TD A[影像学检查] --> B[首选-CT增强扫描] A --> C[次选-钡剂灌肠/CT结肠成像] A --> D[紧急评估-腹部X线平片] B --> E[评估憩室形态+并发症] C --> F[观察憩室轮廓] D --> G[排除肠梗阻/穿孔]

  2. 判断逻辑

    • CT增强扫描
      • 憩室表现为肠壁外囊袋影,周围脂肪条索征提示炎症。
      • 脓肿形成:低密度区伴环形强化。
    • 钡剂灌肠
      • 钡剂充盈憩室呈"葡萄串征",急性期禁用(穿孔风险)。
    • 结肠镜
      • 直视憩室开口,但急性炎症期禁忌(穿孔风险>5%)。
  3. 实验室检查树
    mermaid graph LR H[实验室检查] --> I[血常规+CRP] H --> J[便常规+潜血] I --> K[感染/炎症评估] J --> L[出血筛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值范围 异常意义
白细胞计数 4-10×10⁹/L >10×10⁹/L:提示细菌感染(憩室炎),需抗生素治疗
中性粒细胞比例 40%-75% >80%:急性炎症反应标志,结合腹痛需警惕穿孔
C反应蛋白(CRP) <5 mg/L >50 mg/L:提示严重炎症,>100 mg/L需住院治疗
血红蛋白 男130-175 g/L 下降>20 g/L: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紧急内镜/介入止血
便潜血试验 阴性 阳性:隐匿性出血证据,需排查憩室出血或肿瘤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CT/钡剂造影直接显示憩室结构(金标准)。
  • 检查策略
    • 疑似单纯憩室病:首选结肠镜(非急性期)。
    • 疑似并发症(炎症/出血):首选CT增强扫描。
  • 实验室价值
    • CRP>50 mg/L是启动抗炎治疗的关键阈值。
    • 血红蛋白骤降需优先排除大出血。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AGA)《憩室病管理指南》
  2. 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 (WGO)《全球憩室病诊断共识》
  3. 《中华消化杂志》结肠憩室病诊治专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