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溃疡Ulcer of anus
编码DB52
关键词
索引词Ulcer of anus、肛门溃疡、肛门和直肠溃疡、肛管溃疡、肛门粪石性溃疡、肛管和直肠溃疡、肛管孤立性溃疡、肛门孤立性溃疡 [possible translation]、肛门粪性溃疡 [possible translation]、肛门孤立性溃疡、肛门粪性溃疡
同义词Ulcer of anus and rectum、Solitary ulcer of anus、Stercoral ulcer of anus
别名肛门溃烂、肛门糜烂、肛管损伤、肛门局部缺损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病程分级
ME24.91慢性ME24.91急性肛门溃疡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肛门溃疡是指发生在肛门或肛管区域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病变深度可穿透黏膜上皮层并累及黏膜全层或更深组织。其特征为局部皮肤或黏膜出现边界清晰的破坏性病灶,底部可伴有坏死组织或炎性渗出物。肛门溃疡可为孤立性病变,亦可伴随全身性疾病发生。
病因学特征
-
局部感染:
- 肛门区域易受细菌(如链球菌、厌氧菌)或真菌感染,病原体引发的持续性炎症反应可破坏局部组织完整性,最终导致溃疡形成。
-
便秘及其他消化系统问题:
- 长期便秘时硬便通过肛管易造成机械性损伤,反复摩擦可致黏膜撕裂;慢性腹泻则因消化液持续刺激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两者均可能诱发溃疡。
-
不当卫生习惯:
- 过度使用碱性清洁剂、用力擦拭或高温坐浴等行为可能破坏肛周皮肤微环境,增加化学性或物理性损伤风险,进而继发感染形成溃疡。
-
免疫系统异常:
- 免疫功能抑制(如HIV感染、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降低局部抗感染能力,使病原体易感性增加,促进溃疡发生。
-
慢性疾病因素:
- 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常伴发肛周病变;糖尿病因微循环障碍和神经病变影响愈合;恶性肿瘤可通过直接浸润或放化疗副作用诱发溃疡。
-
手术后并发症:
- 肛门手术(如痔切除术、肛瘘修补术)后若发生感染或局部缺血,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进展为慢性溃疡。
病理机制
- 组织损伤:机械压力(硬便摩擦)、化学刺激(消化酶、强效清洁剂)或生物因素(病原体定植)协同作用,导致黏膜微循环障碍、细胞缺血坏死,最终形成溃疡。
- 愈合延迟:肛门区域持续暴露于粪便污染及潮湿环境,易继发细菌定植;部分病例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进一步干扰上皮再生与肉芽组织形成,导致迁延不愈。
临床表现
- 疼痛:排便时肛门括约肌收缩牵拉溃疡面引发锐痛,严重者可出现静息痛。
- 出血:溃疡表面毛细血管破裂导致便纸染血或便后滴血,出血量通常较少。
- 分泌物:继发感染时可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伴腐臭味。
- 瘙痒与灼热感:炎性渗出物刺激肛周皮肤引发不适。
- 体征:视诊可见类圆形或不规则溃疡灶,触诊可及基底质硬、边缘隆起,部分伴周围组织水肿。
参考文献:根据搜索结果整合而成,具体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大众养生网、杏林普康、名医在线等专业医疗信息平台。请注意,虽然上述资料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但对于特定病情的确诊与治疗方案制定仍需依赖于临床医生的专业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