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肠吸收不良或蛋白丢失性肠病Other specified Intestinal malabsorption or protein-losing enteropathy
编码DA96.Y
关键词
索引词Intestinal malabsorption or protein-losing enteropathy、其他特指的肠吸收不良或蛋白丢失性肠病
缩写其他特指肠吸收不良或蛋白丢失性肠病
别名其他指定的肠吸收不良或蛋白丢失性肠病、其他特殊类型的肠吸收不良或蛋白丢失性肠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其他特指的肠吸收不良或蛋白丢失性肠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肠吸收不良或蛋白丢失性肠病(DA96.Y)是消化系统疾病中一类由特定病因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异常或血浆蛋白经胃肠道异常丢失。此类疾病可独立存在,亦可继发于其他全身性或局部性病理过程。
病因学特征
-
肠吸收不良的原因:
- 黏膜损伤性疾病:如乳糜泻(麦胶性肠病),因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小肠黏膜绒毛萎缩,吸收表面积显著减少。
- 消化酶缺乏:如乳糖酶缺乏症,因乳糖酶活性不足导致双糖分解障碍,进而影响吸收。
- 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可破坏肠黏膜屏障,干扰营养物质转运。
- 感染性病因:贾第鞭毛虫感染、细菌过度生长综合征或急性胃肠炎均可导致暂时性吸收功能障碍。
- 医源性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影响消化吸收。
-
蛋白丢失性肠病的主要机制:
- 淋巴回流障碍:先天性淋巴管扩张症或继发性淋巴管阻塞(如肿瘤压迫)导致富含蛋白的淋巴液渗漏至肠腔。
- 黏膜完整性破坏:严重肠道炎症或溃疡性病变可增加黏膜通透性,促进蛋白质漏出。
- 血流动力学异常:右心衰竭或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引起的静脉高压可加剧肠道蛋白丢失。
- 遗传性疾病:部分先天性代谢缺陷可能合并淋巴系统发育异常。
病理机制
-
营养素吸收障碍:
- 肠黏膜损伤直接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矿物质(钙、铁、镁)的吸收。
- 特定转运蛋白(如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1)表达下调可导致单糖及氨基酸吸收减少。
-
蛋白质流失途径:
- 病理状态下肠道蛋白质丢失量超过肝脏代偿性合成能力,导致低蛋白血症。
- 淋巴液渗漏或炎症介导的黏膜损伤是蛋白质经肠道丢失的主要途径,严重者可合并胸腹腔渗出。
参考文献:《Gastroenterology》杂志等相关专业期刊发表的文章、《中华消化杂志》等。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现有医学知识整理而成,具体诊断与治疗建议请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