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腹膜或腹膜后疾患Other specified Certain specified disorders of peritoneum or retroperitoneum
编码DC51.Y
关键词
索引词Certain specified disorders of peritoneum or retroperitoneum、其他特指的腹膜或腹膜后疾患、腹部肉芽肿、腹腔肉芽肿、肠脂垂炎、男性冰冻骨盆、肠系膜囊肿、肠系膜破裂、非创伤性肠系膜破裂、大网膜囊肿、腹膜囊肿、腹膜积气、气腹、腹膜后囊肿
缩写DC51Y、其他特指腹膜或腹膜后疾患
别名其他指定的腹膜或腹膜后问题、其他特别指出的腹膜或腹膜后状况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0KZ0 腹膜
XA6S21腹膜后腔XA43V8肠系膜XA46W1阑尾系膜XA4QM7结肠系膜XA5PF4盆腔腹膜XA6DF7网膜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其他特指的腹膜或腹膜后疾患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腹膜或腹膜后疾患是指发生在腹膜(包括壁层和脏层)及其后方潜在腔隙中的一系列特定疾病,这些病变未被ICD-11中的具体子类目详细列举。这一类别涵盖了多种病理状态,如腹部肉芽肿、腹腔肉芽肿、肠脂垂炎、男性冰冻骨盆、肠系膜囊肿、非创伤性肠系膜破裂、大网膜囊肿、腹膜囊肿、腹膜积气(气腹)、腹膜后囊肿等。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病因学特征
-
腹部肉芽肿和腹腔肉芽肿
- 形成原因:肉芽肿是机体对慢性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可以由感染(如结核、真菌感染)、免疫介导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或异物反应引起。
- 相关因素:免疫系统失调、遗传易感性、慢性感染等可能促进肉芽肿形成。
-
肠脂垂炎
- 主要诱因:肠脂垂炎通常由结肠浆膜下脂肪组织的缺血或扭转引起,表现为急性局限性炎症。
- 生理背景:肠脂垂是附着于结肠带的脂肪突起结构,其蒂部扭转可导致血供障碍。
-
男性冰冻骨盆
- 形成原因:特指男性腹膜后纤维化导致的盆腔器官固定,可分为特发性或继发性(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等)。
- 相关因素:长期使用麦角衍生物类药物、IgG4相关性疾病、腹膜后转移癌等。
-
肠系膜囊肿和非创伤性肠系膜破裂
- 囊肿成因:先天性淋巴管畸形或继发于创伤、感染的淋巴液积聚。
- 破裂原因:囊肿内压增高、感染性囊壁脆弱化或剧烈肠蠕动牵拉。
-
大网膜囊肿和腹膜囊肿
- 形成原因: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或继发于炎症、肿瘤的淋巴回流受阻。
- 相关因素:儿童以先天性为主,成人需警惕恶性肿瘤相关囊肿。
-
腹膜积气(气腹)
- 形成原因:消化道穿孔(常见胃十二指肠溃疡、结肠憩室)、医源性操作或产气菌感染。
- 临床意义:游离气体聚集可导致腹膜刺激征,需紧急排查空腔脏器穿孔。
-
腹膜后囊肿
- 形成原因:先天性(如淋巴管瘤)或获得性(胰腺假性囊肿、寄生虫包囊)。
- 相关因素:胰腺炎后假性囊肿形成是成人最常见类型。
病理机制
- 炎症反应:微生物感染或理化刺激激活腹膜间皮细胞,促炎因子释放引发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白细胞浸润。
- 纤维化过程:慢性炎症促使肌成纤维细胞活化,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组织结构扭曲和器官粘连。
- 解剖结构破坏:囊肿扩张或组织坏死可造成邻近器官受压、血管/神经浸润及解剖层次紊乱。
- 液体动力学失衡:淋巴管阻塞或分泌异常引起浆液性/乳糜性液体积聚,形成张力性囊肿。
- 缺血性损伤:血管蒂扭转或栓塞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引发细胞凋亡和继发性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 《中华外科杂志》
- 《现代外科学》
- 《腹膜后疾病的病理诊断》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当前可获得的专业资源整理而成,旨在提供对“其他特指的腹膜或腹膜后疾患”这一ICD-11实体类目的综合理解。对于具体病例,请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诊断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