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瘘Fistula of duodenum
编码DA50.2
关键词
索引词Fistula of duodenum、十二指肠瘘
缩写Duodeno-cutaneous-fistula
别名十二指肠瘘管、十二指肠外瘘、Duodenal-fistula、Duodenal-perforation-with-fistula-formation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十二指肠瘘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十二指肠瘘是一种病理状态,表现为在十二指肠壁与其他器官(如胆囊、结肠或血管)之间形成异常通道。这种通道可以是内瘘,连接十二指肠与邻近的腹腔器官;也可以是外瘘,直接通过腹壁通向体表。该病通常属于高位肠瘘的一种类型,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病因学特征
-
医源性损伤:
- 十二指肠瘘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手术操作过程中造成的损伤,特别是在进行胆道探查或消化系统相关手术时。例如,在处理胆总管下端狭窄时使用硬质器械可能导致十二指肠壁受损,进而形成瘘口。
-
创伤与炎症:
- 腹部受到外部撞击或其他形式的物理伤害亦可引发十二指肠瘘。此外,慢性胰腺炎等炎症性疾病长期刺激十二指肠区域,增加了局部组织破坏的风险,促进了瘘道形成。
-
肿瘤因素:
- 某些恶性肿瘤侵犯十二指肠及其周围结构时,可能会导致组织坏死和溃疡,最终穿透十二指肠壁形成瘘管。常见的有胃癌晚期扩散至十二指肠部位的情况。
-
其他原因:
- 除了上述主要原因之外,先天性畸形、免疫系统疾病以及某些罕见感染也可能成为诱发十二指肠瘘的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如果之前接受过胃大部分切除术或者存在腹部外伤史,则更容易发生此类并发症。
病理机制
- 解剖结构改变:当十二指肠壁受到损害后,正常黏膜屏障功能丧失,允许肠道内容物泄露至周围空间或进入相连器官内部。随着病情进展,瘘道逐渐稳定并扩大,导致持续性的液体流失和营养吸收障碍。
- 感染风险增加:开放的瘘口不仅造成食物残渣及消化液外溢,还为细菌入侵提供了便捷途径,从而显著提高了腹腔感染的机会。严重情况下甚至可发展为脓肿形成或败血症。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典型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反应。具体表现取决于瘘口的位置及其所连接的器官类型。
- 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以及内镜检查对于明确诊断至关重要。同时结合患者的病史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请注意,上述信息基于现有公开资料整理而来,并尽可能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针对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以获取更详细的诊断与建议。
参考文献:消化系统疾病指南及相关研究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