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性结肠炎Collagenous colitis
编码DB33.10
关键词
索引词Collagenous colitis、胶原性结肠炎
缩写CC
别名慢性水样腹泻、显微镜下胶原性结肠炎
胶原性结肠炎(DB33.10)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
慢性水样腹泻
- 发生率:高(90%-95%)
- 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非血性水样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可达5-10次,夜间腹泻常见。
- 文献支持:约90%的患者以腹泻为首发症状(《中华消化杂志》)。
-
腹痛
- 发生率:常见(50%-70%)
- 多为轻度至中度痉挛性疼痛,局限于下腹部或脐周。
-
体重下降
- 发生率:中(30%-50%)
- 长期腹泻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常伴随体重减轻。
-
其他症状
- 便急或大便失禁:较少见(10%-20%),多见于老年患者。
- 乏力与恶心:偶见(5%-1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
组织病理学特征
- 上皮下胶原带增厚(≥10μm):
- 发生率:100%(诊断必需)
- 基底膜附近可见连续的增厚胶原带(病理切片特异性表现)。
- 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
- 发生率:高(80%-90%)
- 每100个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数>20个。
- 固有层慢性炎症:
- 发生率:高(70%-80%)
- 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
- 上皮下胶原带增厚(≥10μm):
-
内镜与影像学特征
- 内镜下结肠黏膜正常:
- 发生率:95%-100%
- 无溃疡、糜烂或血管纹理改变(《胃肠病学》)。
- 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如腹部CT、钡剂灌肠)。
- 内镜下结肠黏膜正常:
实验室特征
-
常规实验室检查
- 粪便常规:无红细胞或白细胞(排除感染性腹泻)。
- 血常规:一般正常,偶见轻度贫血(10%-20%)。
-
自身免疫相关指标
- 抗核抗体(ANA)阳性:较少见(15%-25%)。
- 合并自身免疫疾病:如甲状腺疾病(10%-20%)、类风湿性关节炎(5%-10%)。
总结
胶原性结肠炎的核心特征为慢性水样腹泻及组织病理学上的上皮下胶原带增厚。症状以腹泻为主(90%-95%),腹痛和体重下降常见;体征完全依赖病理学诊断(胶原带增厚为100%)。影像学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需通过结肠镜多点活检确诊。
参考文献:
- 《中华消化杂志》:显微镜下结肠炎诊治指南(2021)
- 《胃肠病学》:胶原性结肠炎的病理机制与临床管理(2022)
- Nyhlin N, et al. Gut (2009): 症状负担与疾病分型研究
- Bohr J, et al. Inflamm Bowel Dis (2013):布地奈德治疗与复发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