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小肠结构发育异常Unspecified 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small intestine
编码LB15.Z
关键词
索引词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small intestine、未特指的小肠结构发育异常、小肠结构发育异常、小肠畸形
缩写未特指小肠结构发育异常、未特指小肠畸形
别名小肠先天性结构异常、小肠发育缺陷、小肠先天性异常、不明类型小肠结构异常
未特指的小肠结构发育异常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腹部X线平片显示"双气泡征"或肠管扩张伴液气平面(完全性梗阻)。
- CT/MRI证实存在先天性小肠闭锁、狭窄或解剖位置异常(如旋转不良)。
- 术中探查:
- 外科手术或腹腔镜直视下发现小肠结构异常(如闭锁、重复畸形)。
- 影像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新生儿期胆汁性呕吐(≥3次/日)伴腹胀,或胎便排出延迟(>24小时)。
- 儿童期反复腹痛(≥2次/周)伴体重不增(生长曲线下降≥2个百分位)。
- 实验室异常:
- 电解质紊乱(血钠<135 mmol/L且血钾<3.5 mmol/L)。
- 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5 g/L)伴前白蛋白<150 mg/L。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 影像学确诊小肠结构异常(X线/CT/MRI)。
- 手术探查确认解剖缺陷。
- 若影像学不确定,需同时满足:
- 典型临床表现(胆汁性呕吐+腹胀)。
- 超声显示肠壁增厚>3 mm伴肠腔扩张(直径>15 mm)。
- 必须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首选筛查)→ 发现液气平面/双气泡征
├─超声(无创评估)→ 测量肠壁厚度/肠腔直径
└─CT/MRI(精准诊断)→ 三维重建显示解剖异常- 判断逻辑:
- X线平片发现"双气泡征"提示十二指肠梗阻,需立即行上消化道造影。
- 超声肠壁增厚>3 mm提示缺血性改变,需警惕肠坏死。
- CT增强扫描可鉴别血管畸形与机械性梗阻。
- 判断逻辑:
-
实验室检查树: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 白细胞>15×10⁹/L提示继发感染
├─血气分析 → 代谢性酸中毒(pH<7.35)提示肠缺血
└─营养评估 → 前白蛋白<150 mg/L需肠外营养支持- 判断逻辑:
- 血钾<3.0 mmol/L需优先纠正电解质紊乱再行手术。
- CRP>50 mg/L提示需排查脓毒症。
- 判断逻辑:
-
功能评估检查:
- 锝-99m核素扫描:
- 异常意义:放射性浓聚区提示异位胃黏膜存在。
- 乳果糖氢呼气试验:
- 判断逻辑:H₂峰值提前(90分钟内)提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 锝-99m核素扫描: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白细胞>15×10⁹/L:提示肠缺血继发感染,需立即广谱抗生素治疗。
- 血红蛋白<90 g/L: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性贫血,需补充铁剂。
-
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 血钠<130 mmol/L:提示重度脱水,需限制输注低渗液体。
- BE<-5 mmol/L:代谢性酸中毒,需静脉补充碳酸氢钠。
-
肝功能指标:
- ALT/AST>2倍正常值:警惕肠源性肝损伤或TPN相关肝病。
- 总胆红素>85 μmol/L:需排除胆道闭锁等合并畸形。
-
凝血功能:
- INR>1.5:维生素K吸收障碍,术前需静脉补充维生素K₁。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影像学(CT/MRI)或手术探查确认解剖异常是确诊基石。
- 检查策略:新生儿首选X线平片+超声,复杂病例需行增强CT三维重建。
- 实验室预警: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 g/L)和严重酸中毒(pH<7.2)提示需紧急干预。
参考文献:
- ESPGHAN《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管理指南》
- 第8版《小儿外科学》(Holcomb and Murphy主编)
- Radiology期刊《儿童小肠梗阻影像诊断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