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Ehlers-Danlos综合征Unspecified Ehlers-Danlos syndrome

更新时间:2025-06-18 16:28:09
编码LD28.1Z

关键词

索引词Ehlers-Danlos syndrome、未特指的Ehlers-Danlos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皮肤弹性过度症、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伴皮肤和关节松弛的皮肤毛细管破裂、皮肤毛细管破裂、埃-当二氏综合征、弹力过渡性皮肤、弹力皮肤、艾-唐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NOS [possible translation]、EDS[Ehlers-Danlos综合征] [possible translation]
缩写EDS
别名伊莱尔-丹洛斯综合征、伊莱尔斯-丹洛斯综合症

未特指的Ehlers-Danlos综合征(UEDS)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核心临床表现
      • 全身性关节活动过度(Beighton评分≥5/9,成人标准)。
      • 皮肤过度伸展(非弹性过高)伴皮肤脆弱性(轻微创伤后易出现撕裂伤)。
    • 排除性诊断
      • 通过基因检测排除所有已知的13种EDS亚型(如COL5A1/2、COL3A1等基因突变阴性)。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次要临床表现
      •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持续≥3个月)。
      • 易瘀斑(非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所致)。
      • 非特异性瘢痕(非典型萎缩性或“卷烟纸”样)。
    • 家族史
      • 一级亲属中存在相似临床表现但未确诊为特定EDS亚型。
  3. 阈值标准

    • 必须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若满足“必须条件”但基因检测未完成,需至少符合2项“支持条件”方可拟诊。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临床评估
    │ ├─ Beighton评分(关节活动度)
    │ └─ 皮肤弹性与瘢痕评估
    ├─ 实验室检测
    │ ├─ 基因检测(排除其他EDS亚型)
    │ └─ 皮肤活检(胶原纤维形态学分析)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评估二尖瓣脱垂)
    └─ 关节MRI(检测盂唇撕裂、滑膜炎)

  2. 判断逻辑

    • Beighton评分
      • ≥5分支持全身性关节过度活动,需结合皮肤表现与其他检查。
    • 基因检测
      • 阴性结果需覆盖所有已知EDS相关基因(如COL1A1、COL3A1等),方可支持UEDS诊断。
    • 超声心动图
      • 发现二尖瓣脱垂(发生率15%-25%)需与Marfan综合征鉴别。
    • 关节MRI
      • 盂唇撕裂或滑膜炎提示继发性关节损伤,需评估与关节不稳的相关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基因检测

    • 阴性结果:排除已知EDS亚型的关键依据,支持UEDS诊断。
    • 意义未明突变(VUS):需结合临床表型评估致病性。
  2. 皮肤活检

    • 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非特异性改变,需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病。
  3. 炎症标志物

    • CRP/ESR正常:区别于自身免疫性关节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4. 影像学异常

    • 二尖瓣脱垂:提示结缔组织累及,但无主动脉根部扩张可排除血管型EDS。
    • 盂唇撕裂:需与创伤性损伤鉴别,若多发且无明确外伤史则支持诊断。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临床表现(关节过度活动+皮肤异常)及排除所有已知EDS亚型。
  • 辅助检查作用:基因检测用于排除诊断,影像学评估并发症风险。
  • 实验室异常解读:阴性基因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影像学异常需关联症状分析。

参考文献

  • 《2017国际EDS分类标准》(Am J Med Genet Part C)
  • 《The Ehlers–Danlos Society临床实践指南(2020)》
  • 《Ehlers-Danlos综合征的多学科管理》(J Med Genet,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