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Sinus venosus defect
编码LA8E.2
关键词
索引词Sinus venosus defect、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静脉窦缺损、静脉窦交通
同义词Sinus venosus atrial septal defect、Sinus venosus communication
缩写SVASD
别名静脉窦-心房交通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超声心动图直接征象:
- 明确显示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入口处房间隔连续性中断(缺损直径>5mm)
- 彩色多普勒显示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流速1.0-1.5m/s)
- 心导管检查:
- 右心房平均血氧饱和度较上腔静脉升高≥7%(提示左向右分流)
- 超声心动图直接征象:
-
支持条件(临床与解剖依据):
- 典型体征组合:
- 胸骨左缘2-3肋间Ⅱ-Ⅲ/Ⅵ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固定分裂
- 合并畸形证据:
- 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至右心房(上腔型缺损)
- 右下肺静脉异位引流(下腔型缺损)
- 典型体征组合: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影像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体征组合
- 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厚(RV1+SV5>1.05mV)
- 胸部X线示肺血增多(肺门血管影增粗>20%)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mermaid graph TD A[首选检查] --> B[经胸超声心动图] B --> C[缺损定位测量] B --> D[分流定量评估] A --> E[经食管超声] E --> F[静脉窦区域精细显像] G[补充检查] --> H[心脏MRI] H --> I[三维重建解剖关系] G --> J[心导管检查] J --> K[肺动脉压测量] -
判断逻辑:
- 超声心动图:
- 上腔型缺损:剑突下双心房切面示上腔静脉入口处"断端征"
- 下腔型缺损:心尖四腔切面示下腔静脉瓣活动异常
- 阳性标准:缺损边缘距腔静脉口<5mm
- 心脏MRI:
- 电影序列显示腔静脉血流"喷射征"进入左房
- 延迟强化评估右心室心肌纤维化(>15%提示心功能受损)
- 心导管检查:
- Qp/Qs>1.5:需手术干预
- 肺血管阻力>6Wood单位:手术禁忌
- 超声心动图: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氧饱和度监测:
- 右心房血氧饱和度>75%(较上腔静脉升高≥7%):提示左向右分流
- 外周血氧<90%:警惕双向分流或艾森曼格综合征
-
脑钠肽(BNP):
- BNP>100pg/mL:提示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
- BNP>400pg/mL:需评估心功能不全风险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160g/L:长期分流致代偿性红细胞增多
- 血小板<100×10⁹/L:警惕肝淤血导致脾功能亢进
-
肝功能:
- ALT/AST>2倍上限:右心衰竭致肝淤血征象
- 总胆红素>34μmol/L:提示心源性黄疸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超声心动图直接显示腔静脉入口处缺损及分流
- 辅助检查分层递进:超声初筛→MRI解剖评估→导管血流动力学定量
- 实验室异常主要反映并发症:BNP监测心功能,血氧评估分流方向,肝酶提示右心衰
参考文献:
- 《中华儿科杂志》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指南(2020修订版)
- AHA《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管理指南》(2018)
- ESC《肺高压诊断治疗指南》(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