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先天性憩室炎Congenital diverticulitis of small intestine

更新时间:2025-06-18 12:23:34
编码LB15.3

关键词

索引词Congenital diverticulitis of small intestine、小肠先天性憩室炎、先天性小肠憩室炎,伴并发症、先天性小肠憩室炎,不伴并发症
缩写XDQDY
别名先天性小肠憩室炎、小肠先天性憩室炎症、先天性小肠憩室病炎症、Meckel憩室炎、梅克尔憩室炎

(LB15.3)小肠先天性憩室炎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腹痛
    • 以脐周或右下腹钝痛或绞痛为主,多与炎症或并发症(如穿孔)相关(发生率:70%-90%)[1][3][5]。
    • 疼痛可因进食或活动加重,部分患者表现为急性阑尾炎样症状(误诊率较高)[7][9]。
  2. 消化道出血
    • 无痛性便血或黑便(发生率:30%-40%),多见于儿童患者,与憩室内异位胃黏膜溃疡相关[1][5][8]。
  3. 恶心与呕吐
    • 伴随腹痛出现,提示炎症刺激或肠梗阻(发生率:40%-60%)[1][3]。

非典型症状

  1. 发热
    • 低至中度发热(体温37.5℃-39℃),与憩室炎或继发感染相关(发生率:20%-30%)[1][5]。
  2. 腹胀与肠梗阻
    • 表现为便秘、排气减少,严重者出现肠鸣音亢进或腹部膨隆(发生率:10%-20%)[3][6]。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腹部压痛与反跳痛
    • 右下腹或脐周固定压痛,提示局部炎症(发生率:80%-90%),反跳痛多见于穿孔或腹膜炎(发生率:10%-15%)[1][3][5]。
  2. 腹部包块
    • 局部可触及质韧包块(发生率:5%-10%),可能与脓肿形成或粘连相关[5][8]。

非典型体征

  1. 贫血
    • 慢性失血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20%-30%),常见于反复出血患者[5][8]。
  2. 腹膜刺激征
    • 板状腹、肌紧张等(发生率:5%-10%),提示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3][6]。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升高(发生率:60%-80%):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细菌感染[1][5]。
    • 便隐血阳性(发生率:30%-50%):与溃疡或出血相关[5][8]。
  2. 影像学表现
    • CT/MRI
      • 显示小肠壁囊状膨出伴周围脂肪浸润(敏感度:70%-85%),穿孔时可见游离气体或脓肿[3][6]。
    • 核素扫描(99mTc)
      • 检出异位胃黏膜(特异度:90%-95%),对出血性憩室诊断价值高[5][8]。

:临床表现因年龄和并发症而异。儿童以出血和肠梗阻为主,成人更易出现慢性炎症或穿孔。早期诊断依赖影像学,误诊率较高(尤其是与阑尾炎混淆)[7][9]。

参考文献
[1] 人人文库(2023),[3] 丁香园(2021),[5] 默沙东诊疗手册(2022),[6] 百度百科(2023),[7][8][9] 百度学术文献(20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