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狭窄Stricture of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18 11:47:50
编码BD52.2

关键词

索引词Stricture of artery、动脉狭窄、闭塞性血管疾病、动脉闭塞、动脉压迫、动脉供血不足、动脉迂曲、动脉扭结
同义词arterial stenosis、arterial stricture、artery stricture、stenosis of artery
缩写D-S、Artery-Stenosis
别名动脉-变窄、血管-变窄、Arterial-Narrowing

动脉狭窄(BD52.2)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动脉狭窄的症状高度依赖于受累动脉部位,以下按常见受累血管分类描述:

1. 冠状动脉狭窄(缺血性心脏病)

  • 胸痛(心绞痛)
    • 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下颌(60%-80%)。
    • 不典型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女性更常见,占20%-30%)。
  • 运动耐量下降:活动后心悸、气促(50%-70%)。

2. 颈动脉/椎动脉狭窄(脑供血不足)

  • 短暂性黑矇或视野缺损:单眼一过性视力丧失(30%-50%)。
  • 头晕或平衡障碍:尤其头位改变时(20%-40%)。

3. 下肢动脉狭窄(外周动脉疾病)

  • 间歇性跛行:行走时肌肉疼痛/痉挛,休息缓解(70%-90%)。
  • 静息痛:严重狭窄时夜间下肢持续性疼痛(10%-20%)。

4. 肾动脉狭窄

  • 难治性高血压:对≥3种降压药反应差(30%-50%)。
  • 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血清肌酐升高(20%-3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1. 血管相关体征

  • 血管杂音:狭窄部位听诊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如颈动脉、股动脉)(50%-70%)。
  • 脉搏减弱或消失:远端动脉搏动减弱(如下肢腘动脉狭窄致足背动脉减弱)(60%-80%)。

2. 终末器官损害体征

  • 皮肤改变:下肢缺血时出现毛发脱落、皮肤苍白/发绀(40%-60%)。
  • 溃疡或坏疽:严重狭窄伴侧支循环不足时(5%-10%)。

影像学特征

  1. 超声多普勒

    • 狭窄处血流速度增快(PSV >200 cm/s提示>50%狭窄)(敏感性80%-90%)。
    • 血流频谱呈“单峰型”改变(狭窄远端)。
  2. CT血管成像(CTA)

    • 管腔狭窄程度测量(金标准之一):
      • 轻度狭窄(<50%):局部管径缩小但无侧支形成。
      • 重度狭窄(>70%):明显管腔狭窄伴远端血管显影延迟。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狭窄段对比剂充盈缺损(特异性>95%)。
    • 侧支循环建立(见于慢性狭窄)。

实验室特征

  • 血脂异常:LDL-C升高(>3.4 mmol/L)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0%-80%)。
  • 炎症标志物:CRP、ESR升高(提示活动性炎症如大动脉炎)(20%-30%)。
  • 肾功能异常:肾动脉狭窄者血肌酐升高伴低血钾(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15%-25%)。

特别说明

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异质性:

  • 无症状性狭窄:部分患者(尤其颅内动脉)在影像学发现狭窄但无主观症状(占比约30%-50%)。
  • 急性事件风险:狭窄程度>70%者年卒中/心梗风险增加3-5倍(NEJM, 2021)。

:上述数据综合自《中国动脉狭窄诊疗指南(2023版)》及Circulation、JACC等期刊研究,但因病因与部位差异,具体发生率需结合临床评估。